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法制

2022移动互联网蓝皮书:生物信息收集使用的合理边界亟须廓清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8-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人民网北京6月30日电 (记者李栋)29日,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在数字经济时代,个人信息的商业价值不断被挖掘释放,进而成为逐利者凯觎的对象。个人信息泄露成为互联网时代备受瞩目的社会现象,生物信息收集使用的合理边界亟须廓清。

  《报告》显示,虽然我国已经严令禁止个人信息的非法交易,但是受利益驱动,个人信息非法交易的情况大量存在甚至形成了一条分工明确的黑色产业链。

  现如今,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生物识别技术已经在我国进行规模化、普遍化商用。对此《报告》建议从明确《个人信息保》与其他法律制度的关系、廓清个人信息概念的边界、发展落实可携带权相关权利制度等方面加大对个人信息保护力度。

  在法律方面,既要处理好《个人信息保》与《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的关系,又要处理好《个人信息保》与《民法典》的关系。《个人信息保》与《民法典》应该属于两部有交叉关系的平行法律。

  在个人信息概念的界定上,《个人信息保》对个人信息的概念范围进行了扩张,具体到企业实践中应该把哪些个人信息包含在内、把哪些信息排除在外、用什么标准和尺度来把握匿名化和去标识化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厘清。

  在发展落实可携带权相关权利制度方面,《报告》认为,目前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已经形成了足够的竞争优势,占据主要数据市场。《报告》建议,国家网信部门可以从个人信息类型、处理方式、处理目的、平台规模等角度,对可携带权的落实提供配套的制度性立法,以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给企业的生存发展留出空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