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民生

稳就业保民生 释放发展动力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6-3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稳就业位居“六稳”“六保”之首,是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支撑。在今年上半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就业”一词被提到53次,稳就业保民生成为上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重要议题。

  今年3月份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多地频发,不少城市因疫情防控需要按下“暂停键”,经济增速一度放缓。彼时恰逢“金三银四”的招聘季,却在疫情影响下难以如常开展。同时,中小微企业因经营压力缩减用工,一面是高校毕业生求职困难,一面是企业因经营困难陆续裁员,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复杂。在此背景下,稳就业被作为重要议题,在此后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被多次重点“关照”。

  3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率先提出,要把围绕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的宏观政策落实落细。随后,3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多项举措为市场主体纾困,意在通过稳市场主体达到保就业的目的。4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进一步对特困行业实行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费政策,在为特困行业纾困的同时,加大了就业兜底保障力度,即加大失业保险支持稳岗和培训力度,一方面在今年年底前继续向参保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向参保失业农民工发放临时生活补助,另一方面允许地方再拿出4%的失业保险基金结余用于职业技能培训,并向受疫情影响、暂时无法正常经营的中小微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再度兜牢就业保障底线日,稳就业首次成为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主要议题。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采取更有力举措稳就业,并提出推进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条件下复工达产、着力支持市场主体稳岗、拓展就业岗位、做好就业服务和兜底保障、将稳就业作为政府绩效考核内容等五方面具体举措。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初浩楠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次会议的稳就业措施比以往更具体、更注重细节,既抓企业也抓劳动者,兜底保障更加暖心、稳就业力度进一步加大。同时,该次会议将稳就业上升到地方政府综合治理绩效的高度,为今年实现稳就业目标打了一针“强心剂”。

  在随后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稳就业的身影无处不在:5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举措,以保市场主体稳就业;5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稳住经济大盘;5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其中明确提到要着力稳市场主体稳就业;6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专项督查情况汇报,要求打通堵点、完善配套,充分发挥政策效应;6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支持民间投资和推进一举多得项目的措施,更好扩大有效投资带动消费和就业……

  总体来看,稳就业措施从最初的总体要求,到后来的分工细化,再到如今的具体举措,条条细分、步步对应,就业保障更重细节,更有针对性。而如何让这些稳就业措施从政策层面的“呵护”转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动力,将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