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民生

民生篇_思想理论_人民论坛网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5-1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局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中山大学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岳经纶:这是习总上任之初的首次讲话的核心观点。它不仅宣示了当代中国党人的奋斗目标,而且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地位。总用“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说出了亿万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心声,道出了一位党和国家最高对人民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中国党的一贯宗旨就是为人民谋幸福。无论是还是建设,无论是经济改革还是对外开放,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始终是中国党不变的奋斗目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党和人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党是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领导者、指引者,人民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中国人民只有在中国党的坚强领导下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美好生活。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绿水青山是美好生态的形象表述,金山银山是物质财富的形象表述。改革开放后,一些人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看成是互相排斥的关系,错误地认为要发展就要牺牲环境,要山清水秀就不能发展。而习总则是从更具全局性历史性的视野,看待发展和生态的辩证关系。不仅提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价值选择,而且指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二者的内在兼容性与相互转换性,是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一个跃升。

  绿水青山具有生态价值,这种生态价值同时蕴藏着健康养生、旅游休闲、绿色产业等经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绿水青山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广阔空间。有了绿水青山,即使暂时没有金山银山,只要把握住了发展的战略,具备了起飞的条件,就会创造出金山银山。否则,突破了生态底线,不要说金山银山,就是基本生存也保证不了。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唐任伍:2013年习总总结中国数十年贫困治理的经验和教训,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方略。“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党的提出在2020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扶贫、脱贫是“最后一公里”。习总提出的“精准扶贫”,是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的高度概括。习总多次指出,扶贫要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精神脱贫是精准扶贫的战略重点。精准扶贫不能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防止“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消除贫困代际传递。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宋迎昌:习总的讲话对怎样处理好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城市建设的实质是为居住生活在城市的人营造居住空间、就业空间、公共服务空间、生态环境空间等人工空间。城市建设要服从自然规律,要以不损害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当前,一些城市建设者缺乏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以为有钱、有技术、有决心,城市建设就可以为所欲为。许多城市为此而受到诸如泥石流、滑坡、地陷、洪水、沙尘暴、海水倒灌等自然灾害的报复。习总的讲话语重心长,切中时弊。我们搞城市建设,千万不要挑战大自然,而要努力让城市融入自然,适应自然,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保留、传承和发展浓郁的乡土文化,让居民有自然亲近感和乡土文化归属感。

  学哲学系教授姜迎春:习总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一重要论述抓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说,能否让广大农民实现小康是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第一,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比较低,离小康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花大力气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农民实现小康的基础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农民实现小康的关键一招。习总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如期实现,而且在地域上、人群上一个都不能少,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现在,脱贫攻坚进入冲刺、决战阶段,这是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第三,对中国党而言,老乡有着丰富的内涵,在、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老乡始终是党的重要依靠力量,推动老乡实现小康是党的任务和光荣使命,必须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切实关心和扶持困难农民,努力建成农民满意、高质量的小康社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王春光:这句话高度概括和凝练了全面小康的丰富内涵,让所有人都能明白小康对每个人的意义和价值。实现全面小康,最大的任务就是让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都能实现脱贫。当前在中国农村轰轰烈烈进行的精准扶贫工作,从2014年开始,以每年减少13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的速度推进,今明两年是最后的攻坚阶段。精准扶贫不仅让所有贫困人口脱贫摘帽,而且要让所有贫困地区(村、镇、县等)摘掉贫困帽子。当然,全面小康建设不仅限于脱贫摘帽,而且还是全面推进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过程。所以,总所说的不能让有人掉队,就是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五位一体”建设的成果,有更好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郑有贵: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脱贫攻坚战不仅要破解贫困地区历史上长久积累因素导致的内生发展能力弱的问题,还要面临进一步发展中的产业转型升级难、资源价值转变成现实经济价值难、内生发展能力提升慢等新的困难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面对艰巨性、复杂性问题,如果搞运动、刮阵风,就难以实现预期目标。

  要真扶贫,就不能搞形式主义,应当沉下去找准问题,做具体工作,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在促进发展中实现脱贫;要扶真贫,就要了解贫困户的真实状态,切实助其找到脱贫方法,使党的扶贫政策更好发挥作用;要真脱贫,就要尊重发展规律,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内生发展能力弱等问题,在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不断改进扶贫方法,更好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作用,使深度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脱贫攻坚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将真抓实干、持之以恒的精神贯穿到脱贫攻坚的全过程。

  8.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厦门大学教授史秋衡: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努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其中,教育就是最大的民生,教育公平则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根本利益问题。我国人民素来有重视子女教育的传统,为培养下一代不遗余力。如今,家庭对子女教育的关注可谓达到空前的高度,教育公平问题成为一个足以牵动全社会神经的话题。习总在长期执政生涯中“常怀忧患之思,常念人民之托”,他始终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执政理念,扎扎实实处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党的以来,习总对于教育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涵盖教育的方方面面,其中涉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多个领域,这些讲话精神蕴含了深刻的教育思想和治理理念。

  9.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青连斌:民生领域补短板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系统地提出了“七有”目标,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针对学前儿童入园难、弱势人群的扶持和“兜底”还存在明显不足这两个当前我国民生领域的突出短板,新增“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两项,这就将原有的“五有”目标拓展为“七有”目标,充分反映和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心声和热切愿望。

  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时期,都会因为各种原因存在某些特殊的弱势群体和弱势人群,比如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残疾人,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三留守”人口、进城务工人员,失能半失能老人、空巢老人等。对这些弱势群体和弱势人群,国家和社会各方面都应当给予充分的关爱,在制定相关政策、财政投入和其他社会资源的分配中,更应该给予适当的照顾和扶持。

  10.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魏后凯:要精心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就必须把握好正确方向,搞好顶层设计,做到长短结合、因村制宜、精准施策,全面推进“五个振兴”。一是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如果农村缺乏产业支撑,或者面临产业凋敝,乡村振兴就将成为空中楼阁。二是扎实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人是最关键、最活跃、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如果没有人才的支撑,乡村振兴只能是一句空话。三是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如果文化衰败,不文明乱象滋生,乡村就难以获得持续繁荣。四是扎实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乡村生态振兴,就是要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打造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建设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让农村更像农村。五是扎实推进乡村组织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条件。乡村组织振兴,就是要培养造就一批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立更加有效、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新机制。这“五个振兴”既各自成篇,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11.让人民共享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马振清:习总首次将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并列提出,深化了对改革目的和发展归宿的认识。能否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必将成为衡量改革发展成败得失的基本指标。

  人民获得感的增进是幸福感和安全感提升的基础,获得感和安全感的增进反过来又促进着人民幸福感的提升。只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从改革发展中获得实惠,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才可能提升。正因为如此,党中央高度重视改革的普惠性,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我国的改革发展实践中,应该把三者统一起来,妥善处理好利益获得、幸福追求、安全保障之间的关系,使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发挥正向互促作用,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2019年3月5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宇文利:党是人民的党,要念念不忘党的性质,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始终以民为本、为民立政,要始终牢记政合民心、政解民忧、政济民困、政为民谋的使命。为人民服务,就需要我们党和政府时时处处事事为人民着想,急人民之所急,利人民之所想。当前,我们正在爬坡过坎,当经济遇到了下行压力时,党和政府就要带头过紧日子,要处理好财政收支,统筹协调发展,做好顶层的、长远的规划,做好爬坡过坎阶段发展的准备和设计,闯关过隘,走出困境就会迎来胜利的光明。所以,总的这一句金句,非常形象,通俗和大众化,既贴近,也深入人心,言语中不仅透露出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切与关心,也科学辨证地揭示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