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生活  健康

成都第一健康官网打造万亿级医药健康产业 成都底气何在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0-0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拥有良好产业基础的成都已率先入局,提出将医药健康产业打造为具有强劲竞争力的万亿级支柱型产业,并出台了医药健康产业的顶层设计——《促进成都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然而细数家底,2018年成都医药健康产业总规模仅为3000多亿元。这意味着,要用6年时间创造7000亿元的产业。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成都医药健康产业的底气在哪里?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3家可基于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进行规模化新药研发合作的公司之一,拥有中国目前唯一、世界领先的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库。

  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先导”)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进刚刚结束了一场电线家可基于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进行规模化新药研发合作的公司之一,随着公司规模的逐步扩大、业务的持续增加,李进的工作变得更加繁忙,经常出差至全球各地商谈合作。今年以来,成都先导已先后与印度太阳药业、西班牙艾美罗医用药物工业有限公司、吉利德科学公司等公司签订了基于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的新药研发合作协议。

  成都先导迅速成长的原因就在于其拥有的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技术——DNA编码化合物合成与筛选(DNA Encoded Libraries,简称DEL)。同时,成都先导还拥有中国目前唯一、世界领先的DNA编码小分子化合物库,已完成逾千亿级DNA编码小分子库化合物的合成,具备超过100个生物靶点的筛选能力。

  在新药发现领域,DNA编码化合物合成与筛选技术是目前最前沿的技术之一。其作用简而言之,就像找一把开锁的钥匙一样,在上亿化合物中筛选出可以做成药物的种子,支持临床新药的发现。“内部存在某些导致疾病的生物靶点,对症治疗的药物就是找到特定的分子来调控上述靶点的功能。”李进告诉记者,在确定和疾病相关的靶点后,研发新药的第一步就是筛选先导化合物。“DNA编码化合物库就相当于药物种子库,这个库内的分子种类越多样化,发现新药的空间就越大,同时加速创新药物的研发过程、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在业内,新药创制有“3个10”的说法:新药从研发到上市的周期大概需要10年;平均每款新药上市的成本需要10亿美金;只有10%的成功率。“在制药产业链上,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就居于顶端位置。”李进告诉记者,新药研发涉及生物、化学等多种学科的方方面面,是综合科研创新能力的体现。

  在日前印发的“关于成都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成都提出要“打造全球知名的生物医药创新创造中心”。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技术药创制高地、国内领先的生物医学材料及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基地、国内领先的小分子药创制基地、国际知名的生物医药外包服务中心、全国一流的现代中药研发制造基地。

  同时,在配套的“促进成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中,成都还从新药研发能力、医疗器械研发、仿制药发展等方面提出了6条支持生物医药研发创新的具体政策。

  “成都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具备良好的优势和天然禀赋,包括产业发展基础雄厚,自然资源丰富,研发创新能力较强,公共服务平台聚集。”中国药学会理事长孙咸泽表示,近几年来,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增长速度很快。“系列新政的出台,意味着扶持力度加大,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帮助企业创新。”

  “生物制药是朝阳产业,也是众多城市关注的焦点。”孙咸泽表示,很高兴看到成都相继出台《关于促进成都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成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这样系统性的产业设计和支持政策,有助于城市产业发展,助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医学实验室整体智能化检测流水线设备,其多项创造性专利打破国际品牌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为医疗器械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注入一剂强心针。

  位于成都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单点医院,被戏称为“成都人流量最密集的地方之一”。这里每天要处理来自全国各地的上万例检验标本。在华西医院繁忙的检验科里,记者注意到,这里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大部分以进口为主。

  事实上,不仅是华西医院,目前在国内大多数医院中,检验科使用的设备都严重依赖进口。长期以来,全球体外诊断市场都由跨国巨头主导,罗氏、西门子、雅培、强生等6大企业占据体外诊断市场近60%的市场份额。现在,这一局面正在逐渐被打破,成都本土企业——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克生物”)正是其中的核心力量。

  始创于1994年的迈克生物,一直专注于体外诊断产品的研究、生产、销售和服务,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体外诊断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前,本土体外诊断企业大都是靠代理销售进口仪器过日子,利润不高、国外限制多。”迈克生物董事长唐勇告诉记者,正因如此,他下定决心组建团队自主研发核心技术。

  2018年,全国双创周主会场设在成都,迈克生物携其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医学实验室整体智能化检测流水线设备亮相双创周,一举夺下2018颠覆性创新榜50强。该设备的多项创造性专利打破国际品牌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为医疗器械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注入一剂强心针。

  据了解,新一代医学实验室整体智能化检测流水线设备覆盖医学实验室全技术平台,整合生化、免疫、血球、凝血、尿液及多病种慢病管理等检测。同时,自动化和信息化消除检验流程瓶颈,减少因手工操作失误带来的重复劳动,有效提升检测效率,极大缩短检测周期,从而大幅缩短患者就医时间。另一方面,该设备还集成了全球领先的溯源体系,可实现检测标准化,不同医院的检测结果得到互认,避免重复检测。

  从DNA编码化合物合成与筛选技术,到新一代医学实验室整体智能化检测流水线设备,再到医药健康新兴领域,成都均有不俗的表现。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近年来,成都医药健康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已基本形成涵盖药材种植养殖、医药研发制造、医药商贸、医疗服务、健康服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在“关于成都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统筹全市资源配置,加快完善创新、企业、人才、金融等产业生态体系,提升产业生态圈集成、聚变裂变功能,加快构建优势突出、融合互促、发展强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具体而言,要聚焦功能区建设、构建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引育、加强要素保障、推动先行先试。

  在配套的“促进成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中,成都还从推进重大项目、强化企业培育、聚集产业人才、完善服务体系、支持市场开拓等方面推出了若干具体政策措施。

  “成都发展医药健康产业有良好的基础。”复旦大学中山医院临床医学研究院院长王向东分析指出,成都有四川大学、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电子科技大学等丰富的高校科研资源为技术迭代与革新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新鲜血液。另一方面,成都医药企业扎堆,也为创新提供了动力源。不仅有科伦药业、倍特制药、康弘药业等一批本土行业领军企业,赛诺菲、艾尔建等世界500强企业也已在成都布局发展。此次出台的两份政策文件明确了成都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方向,政策支持力度很大,让他看到了成都发展医药健康产业的坚定决心和志向。

  成都将统筹优化产业布局,精准确定产业定位和细分方向,支持18个医药健康产业相关功能区专业化、差异化、高端化发展

  去年底,由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项目获得国家立项批准。该项目将支持获得新药证书15个,其中原创性新药8-10个。

  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中国资本市场迎来历史性的时刻。而首家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得受理的川企就是来自成都的医药健康企业——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苑东生物”)。据苑东生物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拟募集资金11.13亿元,其中的6.2亿元将用于产业化基地项目,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建设新厂,占地面积131.6亩。

  不仅是苑东生物在这里拟建设新厂,事实上,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建设机遇得到了全球业界的关注。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医药集团投资14.5亿元在这里建设国药中生血液制品总部及产业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亚洲规模最大且技术设备领先的血液制品产业基地和中国生物血液制品研发中心。银河生物与中科院院士魏于全团队计划在此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生产研发基地,将实现更多研发成果的在地转化。而全球药物商业化中心(GDCC)自2016年底落户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以来,持续推动项目研发和商业化进程,目前已落地6个项目,今年内还将落地4-5个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底,由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项目获得国家立项批准,并召开项目启动会。据介绍,该项目将支持获得新药证书15个,其中原创性新药8-10个,以将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建设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重大新药创制创新基地。

  今年3月14日,是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诞生的3周年。一年破土,两年聚产,三年立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正在加速崛起,并成为成都医药健康这个万亿产业的重要支撑载体。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初,落户天府国际生物城项目已达到113个,协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其中,含13个创新药品种、27个国内首仿药品种、24个创新平台,包括4个诺奖团队、3个两院院士团队、32个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团队均被吸引前来。

  在“关于成都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政策措施涵盖5个方面,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聚焦功能区建设。成都将统筹优化产业布局,精准确定产业定位和细分方向,支持18个医药健康产业相关功能区专业化、差异化、高端化发展。具体而言,成都将加快构建“三城三区两带”医药健康产业总体布局结构,将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医学城、天府中药城打造为建设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创造中心、医药供应链枢纽城市的主支撑,将五城区(含成都高新南区)、成都天府新区和“东进”区域打造为建设国际医疗健康服务首选地的主支撑,将环龙门山—邛崃山中医药保健与健康养老国际示范带、龙泉山健康旅游与体育休闲国际示范带打造为建设国际康养胜地的主支撑。

  “成都医药健康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综合优势。”上海浦东新区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院长陈炜认为,成都医疗整合能力增强,已形成“三医融合”的集群发展态势。

  陈炜进一步指出,成都医药健康产业的持续强劲增长,离不开“三城”联动(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医学城、天府中药城)。天府国际生物城是生物医药创新创造中心和医药供应链枢纽的主支撑,成都医学城是“三医融合”的医药健康产业功能区主支撑,天府中药城是全国一流现代中医药研制基地的主支撑。

  “近年来,成都医药健康产业实现了健康快速增长。”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据了解,2018年,全市医药健康产业总规模达3000多亿元。其中,全市规模以上生物医药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6亿元,同比增长21.6%。在此基础上,成都将力争2019年全市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以上。

  经过多年发展,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优势。“成都医药健康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已基本形成涵盖药材种植养殖、医药研发制造、医药商贸、医疗服务、健康服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从基础研究、药物发现、药物设计、临床前开发、临床试验到工业化生产的全链条创新支撑体系正加快形成。同时,成都还具有较为丰富的医疗卫生资源,且居全国领先水平。成都还是中西部最大的生物医药集散贸易中心,辐射范围广;且素有“中药之库”的美誉。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领域具有全球比较优势,在大输液、血液制品、体外诊断试剂等领域具有全国领先优势,在中药、化学药、生物技术药等部分领域具有一定竞争力。同时,据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在小分子靶向药、基因和细胞治疗、抗体药物等医药健康新兴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医药健康产业是未来风口,从世界健康产业发展史来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健康产业就会进入迅速发展期;2018年我国人均GDP接近10000美元,迎来健康产业发展的“黄金期”。目前,医药健康产业的竞争态势已经非常明显,许多城市和企业都在“跑步进场”。谁能抢占先机,往往就能抢占最大的发展红利。

  近年来,成都医药健康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市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达3000多亿元,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同时,成都具有较为丰富的医疗卫生资源,集聚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省部级医疗机构。成都在医药健康领域有着雄厚基础和先天优势,理应加速产业发展,抓住机遇,率先布局,夺得先机。

  医药健康产业链集研发、孵化、生产、物流、生活为一体,能辐射带动更多上下游产业链,为成都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大力发展医药健康产业,将为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契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