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生活  资讯

保胎常用药被要求召回 10亿市场会否生变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7-2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事件始末:是质量还是剂量出了问题?

  2016年7月12日,海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接到海南和京生殖医院报告,反映部分患者因使用明兴制药生产的黄体酮注射液后出现局部红肿、硬结、疼痛等严重不良反应。执法人员已对涉事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海南省药监局要求省内暂停销售使用涉事产品,并要求企业召回。目前,对于涉事的黄体酮产品的相关检测仍在进行中,而有媒体报道称,明兴制药方面怀疑是涉事医院超剂量使用。

  无独有偶,去年9月,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陆续收到温州、嘉兴等地群集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反映患者使用金耀药业生产的黄体酮注射液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臀部红肿、脂膜炎等不良反应。浙江省食药监局决定在全省范围内暂停销售使用该企业生产的全部批次黄体酮注射液。其后公布的检测报告显示产品合格,金耀药业董事长李静在当时接受媒体采访也表示,“产品本身质量合规,但患者未按说明书用药,一次性用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导致药物不被吸收。”

  笔者查阅了黄体酮注射液的相关说明书,在“用法用量”一栏中发现,根据不同病情,用量范围基本是一天总量在10~20mg之间。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妇产科学》中,关于不孕症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合理用剂量为20~100mg。

  有从事制剂和临床药学的专家表示,辅助生殖需要高浓度的黄体酮注射液,市场上没有高浓度规格的黄体酮,所以医生会相应加大剂量。黄体酮本身不会产生副作用,但黄体酮注射液的溶剂为油溶剂,受药品使用过程中注射部位、深度、注射方式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药物没有进入或未全部进入易于吸收药物的肌肉层,从而造成回渗或积聚。用药剂量越大,导致药物回渗或积聚的可能性就越大,出现局部反应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7月20日,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发布公告称,除海南上报的病例外,其他省没有报告。海南省药品检验所正在对抽样药品进行全项目检验,经初步检测,黄体酮含量等其他项目的检验结果均符合规定,无菌检测项须按规定培养14天才能判断结果,药检部门预计7月28日将出示全面的检测报告。

  黄体酮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在体内对雌激素激发过的子宫内膜有显著形态学影响,为维持妊娠所必需。黄体酮临床用于先兆性流产、习惯性流产等闭经或闭经原因的反应性诊断等。

  2015年黄体酮的销售规模超过10亿元,其中在城市公立医院的销售情况最理想,超过8亿元。2015年黄体酮在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乡镇卫生院中的销售都有上升的趋势,其中在乡镇卫生院化学药性激素及生殖系统调节剂市场中的增速最快,超过了76%。

  从用药方式来看,在销售成绩最理想的城市公立医院化学药性激素及生殖系统调节剂市场中,占比最大的是内服,注射占比最低。最近三年,外用的黄体酮增速较快。

  黄体酮注射液主要用于月经失调,如闭经和功能性子宫出血、黄体功能不足、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因黄体不足引起者)、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的治疗,目前国内共11家企业参与生产,共有批文23个,包含了四个规格。而复方黄体酮注射液的组分为每毫升含黄体酮20mg、苯甲酸雌二醇2mg,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痛经、闭经等症,为河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的独家产品。

  黄体酮胶囊是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独家产品,适应症为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经前期紧张综合症、无排卵型功血和无排卵型闭经、与雌激素联合使用治疗更年期综合症。黄体酮软胶囊,适应症为用于治疗由黄体酮缺乏引起的机能障碍,如排卵机能障碍引起的月经失调,痛经及经前期综合征,出血(由纤维瘤等所致),绝经前紊乱,绝经等,也助于妊娠。

  外用的黄体酮有Fleetlaboratorieslimited的进口产品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可用于辅助生育技术中黄体酮的补充治疗。两家国内企业生产的黄体酮栓,适应症为用于月经失调,如闭经和功能性子宫出血、黄体功能不足、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因黄体不足引起者)、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治疗。前文提到,最近三年在城市公立医院化学药市场中,外用的黄体酮增速较快,据米内网数据显示,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每年都以超过90%的市场份额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市场变革大猜测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女性在生理以及生殖问题上小毛病随之增多,相关药物的社会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随着二胎政策在各地陆续实施,患者对于黄体酮的需求是将会日渐增长。

  注射剂有着吸收快、快捷方便的优势,但对于剂量的把控目前还是能看到不少缺点。危机也许能变商机,研发安全性更高的黄体酮注射液或许能成为新的发展方向,这对于我国妇科用药市场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口服剂型要通过消化道吸收,有效成分大部分经肝脏代谢分解,生物利用度低,因此患者可能需要更长的疗程或者需要加大服用的药量,无疑会对肠胃产生一定的影响。最近三年,外用的黄体酮增长速度加快,医生与患者开始接受外用的药物,然而,目前市场上外用的黄体酮既不是基药也没有进入医保。我们期待日后政策能给与更多的鼓励,未来的发展还是可期可待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