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生活  健康

警惕所谓“养生知识”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3-0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口罩消毒残留物会致癌,用前要抖一抖;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牙膏、披上高科技外衣的量子保健产品……在家庭群里,笔者每天都能看到长辈们转发这些所谓的“养生知识”,并且坚定不移地相信这些“健康知识”。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伪科学满天飞,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搭车”高科技收取“智商税”;二是制造“新名词”增强迷惑性;三是鼓吹“原料神话”推动“迷信消费”。各种伪科学不仅有损消费者切身利益,长期来看也将对行业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让消费者交了“智商税”的同时,也给行业带来极大伤害。要知道,消费者上当一次,就会一直持怀疑态度,结果真正有价值的新产品也会被连累。

  笔者认为,要将这些“健康流言”一网打尽,首先要搭建全国性权威科学传播平台,对一些不确定的信息向公众及时予以提醒。组织业内专家,对网络上广为发布的“健康流言”进行去伪存真,将其虚假的画皮一层层扒下来,增强公众对科技类商品的甄别能力,防止公众上当受骗。其次,各平台要加强监管,对于专业知识要多些谨慎,对于以“健康”“医疗”名义注册的自媒体账号,则需要实现实名制,必须是专业人士,例如医生、科学家等才能发布此类信息。再次,要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每个人在面对“健康流言”时要增加自己的免疫力,对于来源不明的文章和视频,不能偏听偏信,不能道听途说,不能随手转发。遇到疑惑的地方,应该到专业机构咨询专业人士。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