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生活  两性

纳米药物3——百亿市场群雄逐鹿上市药物及代表企业盘点解读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12-0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将逐步分析纳米药物分类、靶向传送系统及国内政策环境、市场现状,并解读国内顶尖研发团队、技术趋势、产业化难点及路径。本篇将介绍纳米药物市场格局,盘点国内外获批药物,并着重解读国内代表企业情况及其产品布局。

  2016年3月4日,《化学药品分类注册改革方案》将境内外未上市改良型新药定义为2类新药,国家出台多门政策鼓励长效、缓控释、靶向等新型制剂的发展。微球、脂质体等2类新药市场空间较大:全球范围主要微球、脂质体单品销售额超10亿美金[2](图1)。

  全球微球市场,重磅品种奥曲肽、利培酮、亮丙瑞林占比超过一半,对应三大巨头诺华、强生、艾伯维。全球脂质体市场,两性霉素 B、多柔比星和布比卡因市场占比较高,对应吉利德、Teva、Pacira 医药三家药企市场份额超过一半。

  我国微球脂质体的国产品种较少,由于其技术壁垒较高,尤其是微球制剂,目前我国只有丽珠和博恩特的亮丙瑞林微球获批上市,而脂质体制剂只有紫杉醇、两性霉素B、盐酸多柔比星。国内只有绿叶、上药新亚、石药、常州金远、复旦张江等五家企业生产的脂质体上市销售(如图2)。

  我国脂质体市场三大品种为主,其中绿叶制药的力扑素的市场份额最大(超过70%)。在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中,石药集团的市场份额逐渐扩大,至2017年已达60%,常州金远的市场份额也有较大的提升(如图3)。在研药物中,大部分处于临床前期,只有广州一品红、南京思科、石药集团中奇三家企业的产品进入临床Ⅱ期。

  相比于国外,国内的纳米药物起步较晚,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注册情况整理纳米药物的最新进展(如表2)。

  石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创新药物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公司完成两次成功转型,从原料药到成药再到创新药,公司依托体系化优势,成功培育了恩必普、克艾力、津优力、多美素等重磅产品。

  已研究新型制剂20余项,3项待批准生产,10项正在进行临床研究,10余项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如表3)。

  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49.4亿元,同比增长12.8%;毛利186.8亿元,同比增长17.4%(如图4)。

  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实现持续性优化,毛利率从2013年的31.5%增加到2020年的74.9%,增加了43.4pct(如图5左)。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从2013年的13.86%提高到2020年的25.3%,盈利能力显著增强,资产负债率从2013年的37.7%下降到2020年的23.18%(如图5右)。

  公司在小分子靶向、纳米、单抗、双抗、抗体偶联及免疫领域生物医药均有布局。2018年以来迅速扩充创新药研发管线多个,在抗肿瘤、自身免疫、精神神经、消化代谢、抗感染、心脑血管6个领域进行布局(如图6)。

  2021-2023年公司预计分别有2个、5个和8个创新产品获批上市(含新增适应症)(如图7)

  绿叶制药是一家致力于创新药物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现有30余个上市产品,产品覆盖抗肿瘤、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消化及代谢等领域。

  PHM-TPD靶蛋白降解技术平台:基于靶蛋白降解技术的PHM-TPD技术平台,已建立靶点发现、药物设计和合成、生物学筛选评价等关键技术流程;

  公司微球脂质体等先进药物递送技术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海外和国内具有丰富的在研管线 绿叶制药国内外微球脂质体临床管线

  拥有全球首个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在脂质体市场份额超过70%,自2003年上市以来市场份额逐年提高,到 2016年上半年已是我国排名第一的抗肿瘤国产药品。建立的脂质体与靶向给药技术中微球、脂质体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布局包括:注射用利培酮缓释微球、注射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注射用戈舍瑞林缓释微球。

  近年来,公司营业收入逐年增长,2011-201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 10%,2015-2020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7%。2015因为分销商去库存影响以及部分产品价格的下调,导致营业收入增速大幅下降,2016 年公司产品去库存基本完成,公司营收增速触底反弹(如图8)。

  分业务板块来看,公司2020年肿瘤产品实现收入22.35亿元;中枢神经系统药品产品实现收入14.01亿元(如图9)。抗癌药品中以力扑素为代表,截至2019年12月31日,力扑素是首个也是唯一获批准全球销售的紫杉醇类脂质体产品[17]。2017年以来中枢神经系统药品和肿瘤药物持续稳定提升,同时每一年的占比也占据前列,分析其背后的原因除以力扑素为代表的肿瘤药物贡献之外还有部分原因可能是新型制剂的发展催化其增长。

  根据公司规划,海外在研产品(注射用利培酮缓释微球、注射用戈舍瑞林缓释微球、注射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盐酸安舒法辛缓释片)上市未来将分别在美国、欧洲以及日本上市。公司的 4 项海外产品预计将从 2018 年开始在美国陆续上市。凭借产品优势,根据 BCG 预测,公司各项产品在国际市场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2022年4项产品能为公司贡献约6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如图10)。

  复旦张江成立于1996年,主要从事皮肤科药物和肿瘤药业务,重点产品涉及纳米技术平台的里葆多和光动力平台的艾拉及复美达,构建光动力技术平台、纳米技术平台、基因工程技术平台和口服固体制剂技术平台,为创新药物研发奠定基础。

  目前公司的纳米药物研发平台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于脂质的药物传输系统;一是基于白蛋白的药物传输系统,分别选择了体内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高的磷脂和HSA(人血清白蛋白)作为药物的载体,构建化疗小分子药物、多肽、蛋白类药物新的给药系统,用于提高系统给药后的组织分布,选择性的输送药物到病理部位,以及避免在正常组织中聚集。基于纳米技术平台的项目具体进展如下:治疗肿瘤的

  (被动靶向的多柔比星新剂型)、治疗恶性肿瘤的纳米药物硫酸长春新碱脂质体、治疗肿瘤的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

  2017-2019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5.11 亿元、7.42 亿元和 10.29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41.98%,实现稳定增长。公司主要通过医药及诊断产品、技术转让收入、服务收入和其他收入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其中医药产品收入来源主要为三款医药产品,分别为:外用盐酸氨酮戊酸散(艾拉)、长循环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里葆多)、以及注射用海姆泊芬(复美达)。2019 年度,三款医药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 4.61 亿元、4.52 亿元和 0.79 亿元,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46.21%、45.34%和 7.93%(如图11)。

  里葆多自2009年产品上市至2019年末,已累计实现销售61.2万支,累计销售收入超过21.57亿元。2018年、2019年里葆多销售额同比增长 88.58%、68.08%。2020年上半年因疫情影响,销售额同比下滑 30%,三季度已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表5)。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