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生活  两性

媒介与性别:女性魅力、男子气概及媒介性别表达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3-3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大众传媒对性别形象的呈现和引导、以及这些形象背后蕴含的文化和诉求,揭示当代中国特有的性别观念的建构及运作机制,由此推动性别观念的良性发展。

  作者徐艳蕊在全书中展现了中国女性媒介形象的三个重要变化阶段,从无性别特征——依附男性喜恶的女性特征——自由创作语境下的平权特征。也在空间维度上以生动的“小龙女”形象变迁展现了中国女性在好莱坞荧幕上的媒介呈现嬗变。

  在建国初期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否参与有偿社会劳动、自食其力,是衡量女性价值的至关重要的指标,与此同时,媒介对于女性的呈现多集中在劳动妇女,劳动妇女的劳动与价值、婚恋与家庭、身体与母职。

  而此时期女性的媒介形象塑造也带有浓厚的色彩,如杂志《中国妇女》中的婚恋栏目常基于男女双方的立场展开叙述,拥有进步思想是对一个女性很高的评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妇女的形象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电影、杂志、电视上的时尚女性,“美丽尤物“的风靡大大强化了女性特征,但女性的价值却又和男性的欣赏挂钩,把女性塑造成为男性视觉消费对象的摩登女郎,不止一次被批评为是妇女运动的。

  荧幕上的美丽女性始终高歌猛进,电视的普及给予了女性媒介形象构建更多的机会。国产言情剧所勾画的男女主角在最初热衷于构造“灰姑娘辛德瑞拉的成功“,但也开始挖掘女性本身可贵的品质,如《流星花园》的杉菜收获爱情和成功来源于个性的力量。

  整体来看,国产言情剧的男主角身份和职业愈加高端,而女性角色多处于平民阶层,这也不由得让人思考当爱情多依赖于生物与社会资源的交换时,是否距离平等的两性距离更加遥远。

  互联网创造了一个更加平等自由的创作空间,以女性为写作体裁的作品层出不穷。除了对于传统女性地位的审视作品外(如《甄嬛传》),更有着如小说,变身小说的大胆想象。

  以小说为例,从早期小型兴趣站点的非商业写作发展到近期大型文学网站的商业写作,尽管这类小说以男男感情为主,但其实也可以展现出作者对于两性关系的一种理想构想,那就是脱离社会资源依附或交换的纯粹关系。小说中的主角大都为各自领域的翘楚,即使感情破碎,也不会使得个人的生存价值有所贬损,这和传统的言情小说中女性依附男性的关系不同。

  各式各样的想象固然可贵,但部分作者在进行女性形象描写的时候依旧脱离了固有的现实情况,如有作者描写女性女扮男装考取功名,全然不顾那时候小脚无法忍受长途跋涉的现实和科举考试入场之前需要审查的事实。

  中国女演员在好莱坞荧幕上的形象其实隐含着西方社会对于华人的刻板印象以及带有偏见的东方主读。不过,梳理历史发展,可以看到好莱坞上的“小龙女“们朝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

  早期,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女性不仅地位低下,而且极具性,她们要么展现出对西方男性的无条件服从,要么阴险狠毒,常扮演负面角色——《龙的女儿》中的凌公主。其扮演者第一位华裔女星黄柳霜在去世时,《时代周刊》的报道称其为银幕上最为臭名昭著的女恶棍。

  中期,随着中美建交时间之久,好莱坞华人女性的刻板印象有所松动。1993年电影《喜福来》是里程碑式的作品,这是美国大制片厂第一次拍摄以华人生活为主要线索的影片,讲述了华裔家庭的移民经历,是一种平等视野下的呈现。

  后期,随着动画电影《花木兰》的上线,充满探索精神,有勇气,热爱自由的木兰展现了极其正面的中华女性形象,其同伴小龙包括祠堂等都暗示了花木兰“龙女”的身份,同时《卧虎藏龙》中的玉娇龙充满青春活力,自负自立,崇尚自由的性格,和当初的凌公主已截然不同。

  近期,《致命女人》以及电影《花木兰》的上线,也有望更全面地展现出中华女性的形象,摆脱中国女星““或”打女“的标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