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生活  两性

想要的太多却没支棱起来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4-2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去影院看印度电影,魔性的配乐和歌舞总会让人脑壳疼,但缺了它们又好像少了点什么。《印度女孩》用上了“草根逆袭+体育题材+底层困境”的流行标签,却没有搭建好足够支撑血肉的框架,到底是没有支棱起来。至于没有歌舞这点,更让这种遗憾多了一个槽点。

  影片围绕农村大叔穆鲁格桑的两大爱好(板球、种地)迅速分为两条主线,一边是父亲穆鲁格桑在现实困境和女儿蔻茜的板球梦想之间挣扎,一边是蔻茜在追梦路上不断和种种阻挠作斗争。女性、农村、贫困、传统观念、种姓制度等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表现个人逆袭经历的同时,又跳出体育题材电影只表现拼搏精神的窠臼。乍一看,这像是《摔跤吧!爸爸》的高阶版本,实际上却陷入了贪多嚼不烂的混乱局面。

  故事的前半段是贫困父亲全力托举天才少女闯入男性领地的熟悉配方,精彩和问题其实都出在后半段:随着蔻茜入选国家集训队,电影聚焦的现实议题从性别陡然转折到阶级、种姓制度和农村困境,一边是国家队以阶级论高低,板球协会主席的女儿理所应当担任队长,高种姓女生晋级无忧。另一边是父母在旱灾影响下,只能靠、卖地、卖农机才能勉强供得起蔻茜高昂的训练费。

  可以看出,导演意图以电影为载体,在讲述个人成长经历的同时,对印度底层社会面临的种种问题做一次巡视,野心可谓不小。但影片前半段在性别歧视、传统观念等方面用力过猛,对农业农村困境铺垫得略显单薄,后半段好不容易告别了性别议题,但又在种姓、阶级差异等方面分散了注意力。整部电影要看到最后,观众才能明白农业农村才是导演最想关注的现实问题。最尴尬的是,故事最终仍是以个人英雄主义拯救小家庭的结局收场:蔻茜获得了印度政府数百万卢比的奖励,最后浮出水面的农业农村问题却被遗忘了。整部电影像是一只高开低走的股票,光看简介能封神,看完全片却没太多印象。

  另外,《印度女孩》原版145分钟,国内院线分钟,删掉了全部歌舞片段,而印度电影中大段歌舞场景往往是比台词更直接的情绪传递手段。虽然中国观众有时抱怨印度歌舞让人头痛,但没有歌舞的印度电影又仿佛是吃饺子不蘸醋,没有了灵魂。没了歌舞场景缓冲,这个聚焦不同的社会议题的故事成了一个个人成长汇报PPT,人物性格的转变也显得十分生硬。

  分别看《印度女孩》上下半段,其实都还不错,但合在一起,整部电影就成了各种宏大主题的机械堆叠和拼贴,最终导致《印度女孩》流于空疏。说到底,还是导演的才情无法支撑他的野心。

  不能否认,倘若我们只把《印度女孩》当做是一部体育励志电影来看,它还是挺“燃”的,观众看到影片最后蔻茜登场力挽狂澜战胜强敌实现梦想时,大概率会感动落泪。有感动、有思考,对于一部体育题材励志片来说,其实也就足够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