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互联网

社交软件依赖症高企 潜藏安全隐忧需防范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3-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社交软件正逐步演化为社“胶”软件。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1.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常使用网络社交软件,62.8%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对网络社交的依赖程度比较强,其中15.8%对网络社交的依赖程度非常强。而广东团省委日前发布的《广东共青团与青少年发展蓝皮书2015》中的一份《广东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研究》也显示,若长时间不能使用社交软件,超五成受访广东青少年“感觉与世界失去联系、烦躁不安”。信息泄露是社交软件的一大隐患,55度杯事件、朋友圈传销案件等也只不过是社交软件骗局泛滥的冰山一角……

  社交软件=社“胶”软件?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网络通讯方式,微信、QQ、微博、陌陌……各色社交软件层出不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至一部手机的距离。然而,随着社交软件愈发深入广大网民的日常生活,社交软件成瘾也成为一大社会问题。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1.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常使用网络社交软件,21.3%的受访者坦言会随时随地刷屏,62.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对网络社交的依赖程度比较强,48.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在网上漫无目的“闲逛”属于无效社交。而这其中,00后占1.0%,90后占27.8%,80后占45.2%,70后占18.9%,60后及以上占7.2%。他们使用社交软件的目的,或维系社交关系,或记录和分享自己的生活,或打发时间,或关注资讯、获取知识信息。

  无独有偶,广东团省委日前发布的《广东共青团与青少年发展蓝皮书2015》也显示,生长于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现象颇为严重。报告显示,如果长时间不能使用社交软件,38.3%的青少年会“感觉与世界失去联系”,有15.4%会感觉“烦躁不安,不知该干什么”,而仅有33.6%会感觉“无所谓”,12.7%“感觉时间充裕,可以安心做其他事”。

  此外,据《山西经济日报》近日报道,有记者走访了人流量较大的医院、公交车站、机场、商场、餐厅等地,对受访者进行了“你可以7天不玩微信吗?”的提问。而调查统计显示,在83个受访的微信使用者中,有10人表示“愿意尝试”,只有2人表示“肯定可以,没问题”,其余受访者均表示“很难”。而在关于手机的用途方面,50%受访者表示,手机除了用来打电话,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用途就是聊QQ、发微信、刷朋友圈。

  毋庸置疑,现代人离了社交软件是万万不能的,但过度使用社交软件则万万不可取。

  天使=恶魔?

  诚然,社交软件某种程度上是“诚然,社交软件某种程度上是“天使”。正如广州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韦志中所指出的,社交本身是人的一种社会心理需求,人们通过社交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依附感、归属感。不过,“天使”也有变身恶魔的可能性。

  一方面,社交软件成为网民信息泄露、财产损失的导火索之一。国家有关部门日前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指出,网购、社交软件、游戏、在线旅游网站等成为是网民权益遭受侵害的“重灾区”。而阿里神盾局首度发布的移动安全报告《2015年第一季度移动安全报告》也指出,16类应用的top160中,社交类应用100%被仿冒,平均被仿冒量高达204个。北京网络安全反诈骗联盟发布的《2015年网络诈骗犯罪数据研究报告》则显示,去年七夕,在全国范围内爆发超级手机病毒“XX神奇”,超过500万用户收到该木马程序群发出的诈骗短信,而移动社交正是传播渠道。另据《城市快报》此前报道,在移动终端病毒感染的途径中,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感染的比例高达40.5%,比上一年有大幅提高。病毒传播者伪造微信最新测试版、内测版,欺骗网民安装,再伪造微信支付要求提交银行卡信息,骗取网民详细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

  另一方面,社交软件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犯罪的高企。上海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总工程师瞿伟放表示,从近期上海破获的网络违法犯罪案件的情况来看,利用微信实施的网络诈骗、售假及涉黄涉赌等违法犯罪案件有所上升。在2015年夏季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中,6月至8月破获利用微信进行网络犯罪75起。

  此外,社交软件也被冠以“美满婚姻的新杀手”的恶名。社交软件“廉价交往”的属性使得其成为滋生婚外情的温床。相关统计显示,2014年,通过微信、陌陌等社交软件,发生婚外情的案例激增20%。几年前,心理学专家经调查研究发现,频繁使用社交网站的夫妻对婚姻的满意度更低。同时,社交网络会导致家庭暴力现象的发生。尽管给社交软件戴上“婚姻杀手”的帽子,略显片面,但这绝非危言耸听。

  如何摆脱社交软件的“圈套”?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利益驱使下,拥有海量用户的各类社交工具,已然成为不法分子绝不会放过的江湖。业内专家指出,无论手机社交网站,还是各种“朋友圈”,如有人不慎“中招”,病毒将呈几何式传播。当下,基于社交网络进行传播的信息、产品层出不穷,很多人的通讯录里都有数百个号码,组成了庞大的社交网,一旦一个人的手机“中招”,往外发送病毒信息时便会以N次方速度扩散。另外,微信、微博等互动社交应用也多与智能手机有绑定业务,手机号在成为各种服务的快捷登录、支付账号后,一旦出现安全漏洞,就有可能给用户带来极大损失。

  为提高社交软件使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性与可靠性,通过聊天工具、社交网络发送的未知文件、未知链接,网民应仔细甄别、谨慎打开。同时,加强帐号密码的保护意识,不要轻易在未知网站上输入账号和密码。

  与此同时,不法分子利用微信等网络社交软件中好友以熟人为主、朋友圈相对私密等特点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网民应提高对“朋友圈”的警惕性,涉及金钱网络,无论对方是不是“熟人”,都不能“只看脸”,最好电话或当面核实。

  此外,社交依赖症中,存在着严重的“无效”社交。网民要善于在不同社交应用上分配时间,有意识地将不同平台区分开来,在其中进行不同的社交行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