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休闲生活

十大健康生活方式疯狂新生活游戏下载什么是休闲产业

  本篇文章为“可持续生活方式研究:云赶海”系列的第二篇,你可以查看第一篇,了解我们为什么会选择研究“云赶海”,以及这个研究小组的缘起

十大健康生活方式疯狂新生活游戏下载什么是休闲产业

  本篇文章为“可持续生活方式研究:云赶海”系列的第二篇,你可以查看第一篇,了解我们为什么会选择研究“云赶海”,以及这个研究小组的缘起。

  赶海什么是休闲产业,就是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边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行为。赶海博主通常会把赶海全过程——包含出行前准备、“收成”后贩售或带回家料理等过程一一记录、分享,因此赶海视频并不只是在呈现“赶海”这一捕获行为本身,而是在向遥远的观众展示沿海渔民的日常生活。

  而“云赶海”,则是指用户通过看视频,在家里跟随赶海博主体验打捞、采集海产品的过程。2018 年,短视频的潮流席卷各行各业,在传统渔业也掀起一场浪潮,渔业从业者的视线开始投向这片蓝海。同时,为了恢复近海生态系统,国家大力推广渔民上岸转业,设置休渔期,提倡发展休闲渔业。在这钟情况下,不用出海的赶海就重新成为众多渔民的首选十大健康生活方式。

  渔民镜头下悠闲的海边生活,吸引着那些生活在“996”高压下的年轻人,“隐居在海边,推门看日出日落”是许多年轻人对“另一种生活”的想象。奈何裸辞和迁居成本都太高,看赶海视频,就成了年轻人消遣解压、满足想象的方式之一。

  随着“云赶海”的发展,“赶海”也从一种渔民的生活日常,延展出了一类在地体验项目。疫情平稳时,旅游业逐步回温,云赶海的影响力似乎也开始反哺实地旅游业的发展,但具体产生了什么影响?让我们从了解云赶海用户开始,一探究竟。

  西瓜视频 2021 年 6 月发布的《赶海大数据报告》中提到,来自一线城市的用户最喜欢看赶海视频,其中最关注赶海内容的网友主要来自北京,其次是广州、重庆、深圳、成都。1

  尽管本次调研主要集中在哔哩哔哩,这一信息也得到了印证。调研共收集到了 98 份有效问卷,调研用户以上海、北京、广州三地居多,超过九成的人是 90 后和 00 后。我们发现:

  问卷调查中,仅有 2%的用户会特别喜欢看某几个地区的赶海视频。绝大多数用户觉得赶海地点并不影响他们的视频观看选择。

  超过八成的用户是因为算法推荐接触到赶海视频。少数用户是因为周围朋友及家人的推荐开始看此类视频。

  对于看赶海视频给自己带来的收获,用户认为赶海视频对海洋知识、生态保护、旅游出行、渔民生活、海洋文化的影响多为正向,人数以认同程度从低到高递增;对于当地环境的影响,态度大多摇摆不定,中位数为 3.5/5;对解压的认同程度非常高。

  我们也和六位赶海视频的深度爱好者开展了深入访谈,结合调研数据和访谈成果,总结出了以下两类赶海视频观看者画像。

  猫猫家里有一个热带鱼缸,他从小学开始一直照顾到去年,因出国念书转交给朋友代为照顾。作为一个在上海长大的 95 后,猫猫的童年生活却并没有频繁和大海亲密接触的机会十大健康生活方式。

  但他对山河湖海一直很向往,从小就爱看动植物相关的纪录片,有机会就会去到溪河边抓鱼、摸黄鳝,长大后也独自去赶过海,最近一次是 2021 年 8 月出国前,去了一趟上海南汇嘴观海公园。即使那里听起来不是赶海的最佳选择,猫猫解释是因为他喜欢“去野地里冒险”的感觉。

  像猫猫一样的 90 后一代,在城市化和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下长大。即使生活在沿海城市,在海滩拾贝的经历也只是儿时珍贵的记忆,那些被城市推远的自然——山河湖海,对他们来说都成为了一种非日常的“野生”符号和图景。

  “抓回来的东西如果是鱼,通常我不要,因为我自己家里养热带鱼缸,我不会让不同生态系统的东西混在一块儿。如果是淡水的虾,我会直接带回来放到鱼缸里去清理垃圾,维护鱼缸里的生态平衡。如果是螃蟹,不管是淡水还是海水蟹,我都会有专门一个小缸养他们。”

  猫猫把自己的热带鱼、螃蟹照顾得很好,它们大多都是因为自然老去而死亡。热带鱼死了会沉底,鱼缸里的虾会把它们都吃得只剩骨架,在骨架腐烂之前,猫猫就会把骨架收集起来做成标本。

  大学毕业后,忙碌的工作生活让猫猫抽不出空出去旅游,也更加怀念“去野地里冒险”的时刻。偶然有天在刷 B 站时刷到了赶海视频,对此也起了兴趣。

  猫猫对赶海视频有明确的喜好和挑选标准,比如他喜欢比较严谨的深度内容——“比较正儿八经地在分享赶海经历,对海洋生物介绍比较全面。”和对当地生态有保护意识的内容——“比如 UP 主‘野生岛民’,他就明确表示过他不想让大家知道自己是在哪里赶海什么是休闲产业,他不愿意让大家过来都抓,他想要保护这边的生态。”

  猫猫认为,赶海视频终究也只是“解一时的馋”,无法成为赶海的替代品。只要条件允许,自己还是会想办法去实地赶海。如果无法成行,那么更好体验的视频就成为了唯一的慰藉。

  猫猫对“更好体验的视频”也有一个很具体的想象。他发现“野生岛民”在抓类似海龙的鱼时,会把 Gopro 推到水下给观众看。于是猫猫想,如果这时候是一个全景影像,就可以更自由地观看,让场景沉浸感更强。“你稍微转一个角度,能看到 UP 主的腿,或许还能看到周围帮他打光的人,稍微向天上转,你能看到夜空的月亮,月亮在海水当中的倒影。”

  OK 哥主要活跃在哔哩哔哩,2021 年开始正式做环球赶海视频,已经去过菲律宾、马‘来西亚、塞班、帕劳海岛拍视频。虽然赶海视频早在 2019 年就已经迎来过一股狂潮,也不可避免出现了“同质化”的视频内容,但他并不担心赶海的内容会过气。他相信那些没看的人,只要看了就肯定会喜欢,“因为中国内陆城市多,人对于这种野生的东西会有新鲜感。”对于大部分内陆居民来说,日常接触海洋生物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超市和餐馆,渔民们的海边日常生活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新奇的“野生”体验。

  对海边生活的好奇心是许多人“入坑”赶海视频的起点,它满足了人们博物的,因为了解增长对自然、动植物的共情也被唤醒。但大部分的观众并不需要系统性的博物科普知识,它提供的更多一种乐趣,让你知道:哇,还有这样一种生活!

  恰逢新媒介的兴盛,人们正在通过内容消费的方式填补生活方式上的空白,在线上看赶海视频,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对海边生活的憧憬和想象。OK 哥对此也充满信心,他觉得只要他坚持、只要拍得好,就一定会有回报,“涨粉到一百万是肯定会有的”。

  我们采访 OK 哥时,他在哔哩哔哩的订阅数是 4000什么是休闲产业,现在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 7.6 万 ,当我们数次改稿准备发布时,这个数字已经到了 17.8 万,一切好像正如他所料。

  杨凯宇是人,但从小在厦门长大,研究生毕业后在上海一家游戏公司做交互设计。他喜欢去自然风光好的地方旅游、拍照,会因为在 instagram 关注摄影博主的分享决定去该地旅行。平时也喜欢探店喝咖啡。他是同学眼中“尤其注重工作、生活平衡”的代表,在工作面试的时候也会直接表达出希望有合理的工作量安排。

  虽然住在厦门,但因为觉得水质不好、生物不算丰富,杨凯宇一直没有实地赶海的经历。他喜欢水质干净、赶海更有规矩的地方,比如他提到的在法国赶海的博主“Yooupi食途”,Yooupi 周末去赶海,会把当天捕捞到的生物带回家烹饪,这时她会介绍当地政府限定赶海可以带走的生物大小。或许是受 Yooupi 的影响,他是受访者中为数不多提到政策对于赶海体验影响的。

  杨凯宇喜欢 Yooupi 赶海视频传递出的“精致生活”感十大健康生活方式,他解释他所说的精致不等同制作精良、画面好看,也绝非“接地气”的对立面。“Yooupi 的精致是她对于生活追求的这种精致。比如说她会把一个虾十大健康生活方式、蟹做成好吃的去享受它,其实本质上是很尊重生活的。我觉得热爱生活也是(我喜欢的这种)精致的一种表达。国内也有这种精致,但(大多博主)没有表达出来。有一个 UP 主叫‘阿阳渔人’,每天清晨四点钟出去打鱼,回到家之后就去卖鱼,卖完之后剩下回家做饭给老婆孩子吃,我还挺喜欢看他们吃饭的过程的,我觉得很舒服,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他们自己做的菜。这也是一种精致,你可以从他们的视频中获取一种能量,一种温度。”

  渔民也不知道每次出行会是满载而归,还是一无所获。但不管有没有收获,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总能看到渔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也会被这份好好生活的质朴激励。

  老陈是一个广告片、纪录片摄影师,常居在上海,但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在全国各地出差。平时他喜欢看视频疯狂新生活游戏下载、电影和话剧,也喜欢做皮具等材料手工。他享受那些生活中能让他感受到轻松的事情。

  看赶海视频就算其中一件。老陈觉得看赶海视频可以观察别人的生活状态,能让他在高压的都市生活中放松、解压,找到一些 chill 的感觉。

  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人有一种狩猎的本能,看着视频中的博主拨开一堆沙,用各种方法抓到一个小动物,而在这个让人收获满足感的过程中,你只需要坐着看就行。

  有一段时间因为出差、和女朋友旅行等原因,老陈前后去了四次云南。他谈到大理留给自己的印象:所有人的生活节奏就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感觉,并不像在上海,你会觉得每天都处于一种战斗状态,会因为今天没有做一点“有成效”的事情而感到抱歉。

  老陈喜欢这样放松的节奏,“缓慢安静的生活可以进行人文观察”。但因为工作性质,老陈对旅行的热情有些退却,“很多时候你去的地方都是你拍过的地方,加上旅途舟车劳顿疯狂新生活游戏下载,对一些景点就开始感到厌倦了。”

  或许是因为看过太多相似性过高的风景,“随机性”和“惊喜感”是老陈现在对旅游出行的要求和期待。不按照既定路线行进,也不喜欢既定的旅为和攻略,“一边打游戏一边旅行也可以。”老陈提到其中一次在云南的旅行,他一半的时间都窝在房间里玩 Switch 游戏《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他说这种虚拟的交互体验让他感到“心灵在旅行”。

  这一偏好也体现在老陈对视频题材的选择上,他喜欢杂学猎奇类的视频,赶海视频在他看来就满足这类题材具有随机性、真实性、但又有不确定性的特点。他举了个例子,“比如‘大庆赶海’的视频很多时候会‘开赌场’,就是说我投一个币给他是‘断’,两个币就是‘不断’。或者说每日任务,必须得去抓一个猫眼螺,没抓到或者没有的线” 这个互动过程也在哔哩哔哩的良好弹幕体验加持验更佳。

  对于大部分赶海爱好者来说,看赶海的过程就像在开盲盒,有受访者形容这种体验:“每次感觉都在抽卡,你永远不知道今天会不会抽出SSR。”

  谈到云旅游和实地旅游体验的区别,老陈的第一反应是,云赶海的互动体验并不能满足旅行的需求,即便是沉浸式的 VR 体验,“因为你看到的、领略到的都是别人记录下来的风景,那跟你自己体验到的不一样。”但耐人寻味的是,老陈认为玩《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却可以满足,“因为你是真的在这个环境里,游戏过程中带给我轻松又不失探索感的体验,让我觉得我的心灵也在旅行。”虚拟和现实也许不应该是描述体验的分野。

  探索感是老陈为赶海视频停留的原因,但同样也是他不会为赶海视频长期停留的原因。“任何一个片子都有自己的观众,人是流变的。观众的生活状态不一样,有的观众会留下来,会有持久的热爱。但是,大部分人他们就是会腻。它(赶海视频)不可能伴随着人类岁月一直留存下去,总归会有新的热点。”

  对于“看赶海视频”这件事情能否构成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在猫猫和老陈的采访对比中可以发现,猫猫看赶海视频看的是赶海,是赶海这一行为代表的生活方式;而老陈看赶海视频看的是视频内容,是一种内容消费。

  我们能称之为生活方式的一定不是关掉屏幕就断了联系,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延申和呼应。比如猫猫从小关注海洋生物,他有丰富的实地赶海经历,虽然频次不高,但抓回来的鱼虾可能会自己养在鱼缸里。他会看赶海内容,但决不限于视频,也许还有更多。

  喜欢风景、绘画、探险、海洋等等都可以,因为不同的契机关注到了赶海,而成为了赶海视频的爱好者。但这一喜好是否在个人生活中有映射,是深度爱好者和广泛爱好者最显著的区别。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张帅老师在采访中提到,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可持续的标准,应当是当越来越多的人做这个事情之后,它到底是对生态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在微观层面,我们要关注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宏观层面则关注社会价值和意义。

  生态:过度捕捞和破坏性赶海会对潮间带造成危害,云赶海对生态环境影响是间接的,目前没有造成持续性的破坏。

  赶海是一个“靠天吃饭”的活动,收益和可持续性都和当地生态环境,尤其是潮间带[1]生态情况紧密相关。

  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大部分的受访者都表达了“希望看到更加环保和生态赶海内容”的意愿。这或许是出于对赶海热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负担的本能联想和担忧。

  赶海视频爱好者楚萧在采访中提到,自己平时看“假赶海”曝光视频甚至多于普通的赶海视频,看多了赶海视频的“阴暗面”,她开始担心越来越多的“假赶海视频”会误导专程前往体验赶海的游客,不当的赶海行为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损伤。

  诚然,赶海热会给海边生态带来一定压力。例如 2021 年厦门市赶海热门路线环岛路就迎来了游客赶海潮,但该地和文昌鱼保护区有部分交叠疯狂新生活游戏下载,游客在潮汐带挖花蛤时容易“误伤”文昌鱼栖息地。有关部门也在此路段新增了不少劝导牌,提醒游客注意规避。

  但从我们的调研结果看来,从“看赶海视频”到“去实地赶海”的转化率并不高,杨凯宇就表示自己“有机会想去,但还是一直没去疯狂新生活游戏下载。”此外,对于缺乏海边生活经验的游客来说,赶海还是一项有门槛的活动,即便去到了海边,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大概率会一无所获,未必会转化为持续性行为。

  遗憾的是,我们的研究缺乏长时间对于具体赶海地点的研究,以及量化的生态环境数据变化,也希望有感兴趣的读者能够提出更多信息和建议。

  从消费者角度看,由于旅行成本、时间成本、知识、频次等问题,实地赶海有一定门槛,所以从赶海视频转换到实地赶海的消费者不会促成长期的、爆发式的“赶海热”。在我们问卷调研中,有实地赶海经历的用户仅为 20%

  可持续渔业发展组织智渔的松子为我们提供了行业视角。“我曾经有一个预设的视角,会觉得是不是他自己做赶海视频,也会带动社区里的人其他人一起去做?”

  但松子接触渔民后发现,尽管其他村民都能看到做视频带来的流量扶持和额外收入,整个村子里还是只有这一个渔民在做。“因为如今渔业社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渔民的普遍老龄化。”像这个博主一样的 70 后、80 后,在现在的渔村里已经不多了十大健康生活方式。别说拍摄、剪辑视频,可能“使用智能手机”对多数渔民都是一个门槛。

  最重要的原因是,渔业生产本身就是一个繁重的工作。有的渔村要根据潮水的运动来作业,凌晨两三点出海对他们而言是常事。多数渔民已经在多年劳作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生活节奏,在经历长时间的海上作业回到陆地后什么是休闲产业,渔民们也有自己独特的休闲、娱乐方式。“所以,(拍视频)这个副业也是要靠极大的兴趣来支撑的。”

  那当地有没有年轻的“渔二代”会去做这样的事情呢?松子说:“我觉得他们会想要做,但确实能够做起来的没有那么多。当地有年轻一点的‘渔二代’会开一些海边民宿,其中会提供带客人赶海的服务。他们在赶海过程中,可能也会随手拍记录发一下抖音之类的。

  “但现在播放量高的赶海内容,一定还是需要精心拍摄和剪辑。这种‘随手拍’可能多数年轻人都有尝试,但是真正做起来的也没有那么多。所以要想依靠现在赶海形成的风尚,带动当地的渔业和社会有一个特别大的改变......这个我们目前还没有观察到。”

  从看赶海视频对人的影响对比数据中我们发现,赶海视频对受众可持续意识的影响层级为:解压出行意愿(经济影响)海洋知识(对生物多样性的了解对渔民的关心生态/环境保护。

  观众一旦有过“赶海行为对海洋生态的影响”的信息输入,就会开始逐渐留意博主视频中的相关行为。有受访者表示,“之前看赶海视频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环保相关的内容”十大健康生活方式,“虽然出生在海滨城市,但是第一次有这样的思考,赶海对生态环境,对海洋生物的思考”

  环境意识的唤醒,也会让观众开始倾向于选择更具有环保意识和行为的赶海博主,老陈在分享时也提到如果看到博主没有环保的行为,就不会再看下去。问及原因时,他说:“我觉得是自己在利用手中‘流量’的微小权利,去支持和反抗一些事情。”

  能够不避讳地介绍海滩的污染问题。比如污染是怎么来的,对生态的危害又是怎样的?她解释是因为想通过赶海视频去了解真正的海滩;

  赶海博主对于赶海经验错误的传递,会通过被误导下实地赶海的观众直接影响当地生态。松子谈到:“赶海视频相比其他云旅游视频具有更强的动员力,看了赶海视频的人都会想亲自去赶海试试。但现在个别赶海视频传递的一些错误的做法和知识,就很容易造成不可持续的后果。比如那些近岸的滩涂,渔业资源的恢复是需要一个周期的。‘赶海热’的人们蜂拥赶海过后,对滩涂整个生态的恢复,都可能会造成很大压力。”

  海洋环保组织亿角鲸创始人申剑认为,一个可持续的赶海视频,做视频的人首先就要愿意对自己拍摄的生物多些了解,同时注重科普生物生存的真实环境,最后形成一种正向传播。“因为很多东西公众是不懂的,比如某种生物的习性、特点、现状...... 其实也是可以用热闹点的方式把科普引到正确的方向走的。我觉得在有流量、关注度的基础上,博主多做些这样的内容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比如在赶海博主“渔村小马”的直播中,抓到小螃蟹、怀孕的母螃蟹统统放生,赶海的行程中,遇到塑料瓶和垃圾,小马习惯的带走扔掉的动作,被网友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博主的行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众多网友。网友的反馈和监督也鞭策着博主。我们需要形成这样的正循环,从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人们的可持续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政策的指导与规范,视频平台的引导与激励将起到关键作用,它能加速这个正循环的形成和长久运转。

  组织:Jing(imPACKED)、Tao(云游xSociety)、申剑(亿角鲸)、王松子(智渔)

  基础研究小组是 NICE Commune 好公社和 BottleDream 联合创建的社区支持型社会创新学习组织,借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资源依托,由来自同济大学、剑桥大学、复旦大学等院校以及各行各业的研究员、专家顾问、媒体写作者等组成。

  基础研究小组采用专题式研究的方式,以 2-3 个月的周期开展一个围绕某种生活方式课题的研究。最终研究成果主要以媒体专栏的形式分享呈现,并会开展围绕该研究主题的线上/线下创意活动,邀请大众参与延伸话题的讨论和共创。

  如果你对可持续生活方式的研究感兴趣,或者也想加入我们的基础研究小组,欢迎扫描左侧二维码填写表单:

  NICE Commune 是一个创意和创新的孵化地,一个坐落在烟火气里的未来社群生活形态的试点。我们希望,未来有越来越多与城市生活疯狂新生活游戏下载、甚至未来生活相关的资源在这里汇聚打通,从不同的议题切入以创造更(NICE)美好的生活图景。

  BottleDream 是一家致力于激发年轻人向善创造力,推动商业向善与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共益企业(B Corp)。我们在可持续领域深耕多年,我们联结年轻人、商业与社会挑战,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关系,一直致力于推动社会福祉与可持续未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悠闲生活从赶海开始
  • 编辑:刘课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