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休闲生活  八卦

安徽有个汽车帮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3-3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有谁想到,就是这位剑气侠心的书生,后来成为清末淮军的创始人,开启洋务运动,推行富国强兵的梦想,苦苦支撑了晚清40年的命运。刘铭传、张树声等一群安徽人走上了历史舞台,淮人才气一时享誉天下。

  李鸿章出生之地安徽庐州,史称该地“其俗勤而无外慕之好,其才强悍而无孱弱可乘之气”。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这一带的人,勤奋、务实、坚勇、好胜。尤其安徽安庆、巢湖一带,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又重诗书耕读,因此培育出了好读书且具将帅之才的许多名士。学文才具勇略,近则富家,迩则强国。正是千古读书人共同的梦想。

  也正是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著名的“徽商”。作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徽商”萌芽于东晋,横跨唐宋元明,直至清朝后期,伴随封建经济的瓦解而衰亡。在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中,徽商创造了商业的奇迹。 虽然在清末衰亡,但他们为近代工业的发展创造了雄厚的财富基础。

  可能是独特的地缘经济使然,在当下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上,同样活跃着一批“淮军”。从上世纪60年始,由一汽集团前任总经理耿昭杰发轫,然后从80年初至今,蛰伏多年的徽人开始在东风汽车公司内群星闪耀。

  除了传统国企外,比亚迪汽车创始人王传福,奇瑞汽车尹同跃和江淮汽车左延安等叱诧一方的诸侯们,都是安徽汽车人的杰出代表,他们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汽车圈“汽车淮军”。

  很难想象,自主品牌三大明星中的尹同跃和王传福,老家安徽巢湖居巢区司集镇和无为县无城镇的地理距离仅有90公里。

  2月24日,在本刊记者寻访尹同跃和王传福的路上,无论妇孺老幼,对这两位巢湖的骄子莫不交口称赞,一个是谦恭温良的孝子、一个是慷慨援助的儒商;一个在家乡建功立业,一个奔向改革开放前沿开疆辟土;一个是国有自主的缔造者,一个是自主的翘楚。

  实际上,在2003年以前,年龄相若的王传福和尹同跃除了彼此知道同属巢湖之外,并无太多的交集,无论是在公开还是私下场合,王传福和尹同跃彼此之间,鲜有见诸报端的议论。但是在比亚迪向秦川汽车递交收购申请那一刻,两个人的命运发生了微妙的穿插。

  2003年,这一年在中国汽车的历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现在的坊间和官方的文件中,都几乎一致公认2003年是中国汽车历史上的井喷元年。那一年,几乎从来没有和汽车打交道的王传福决定进军汽车业,“当时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想在汽车行业复制电池行业的道路。”

  王传福出生于巢湖无为县,关于无为县得名有一个传说,说是曹操与孙权在濡须(即今裕溪)一带称雄争霸,曹操数次东进,无所作为,留下了一句话:“此无所作为之地也”,是以有了无为县一说。

  虽然在三国诸侯的争夺中,无为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记,但是在汽车圈中,王传福的出现,却放大了无为。

  王传福和尹同跃同时在各自的领域作出奉献,所不同的是,科班出身的尹同跃选择了一条标准的成长之路

  1996年11月,吉利汽车批量生产的第一辆汽车吉利“豪情”正式下线个月,被事业领路人詹夏来感召,尹同跃加盟一起草创奇瑞汽车,詹时任主管工业的芜湖市委、副市长。

  此后,詹夏来和尹同跃酝酿创立奇瑞汽车,1998年8月8日吉利汽车第一款下线年王传福收编秦川汽车创建比亚迪汽车自此,在短短8年时间内,自主品牌三大汽车公司,雏形渐显。

  在确定汽车淮军这个大选题时,本刊记者咨询过不少圈内人士,包括媒体和汽车行业的高管。对于璨若星璀的安徽汽车人为何如此集中出现,又为何在不同风格、不同品牌的企业中都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大家并不能说出所以然。

  也有人认为:“徽州人不恋故土!”是的,自古以来,富有开拓精神的徽商在中国以敢做敢为而闻名于世,自古有“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之说。

  在尹同跃开始草创奇瑞汽车的那年,22岁从外地赴安徽插队,1978年就读于安徽工学院,2010年12月份升任工信部部长、党组的苗圩,也是在斯年开启了自己的汽车生涯。1997年7月,苗圩以机械部副总工程师的身份空降东风汽车公司,担纲东风汽车公司。

  1997年,香港回归。同年,伴随着尹同跃进入奇瑞,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开始萌芽。这一年,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建成,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交所上网发行。合资品牌在中国开始站稳脚跟,以吉利、奇瑞为首的自主品牌才开始起步。此后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成熟,私家车消费市场开始显现。

  但是,彼时的东风汽车,由于合资公司神龙汽车步履艰难,加之公司擅长的卡车市场遭遇寒流,庞大的东风汽车一度面临破产威胁,以救火队员出现的苗圩抓住机会,很快扭亏为盈。殊不知,苗圩的加盟,开启了东风汽车公司沿袭迄今的“徽”星时代,2005年,接任苗圩出任东风公司、总经理的徐平,同样来自安徽巢湖地区。

  2005年,徐平接手下的东风汽车公司,正面临汽车行业2003年井喷之后的第一次调整。东风公司在经历2002年到2004年高速发展之后,和整个市场一起进入调整期:合资公司神龙汽车出现巨额亏损,刚刚合资不久的东风日产出现负增长,东风悦达起亚正纠缠于三方股东的矛盾中,此后大红大紫的东风本田只是刚刚正式投产。

  经过三年的治理和整合,从2008年开始,随着东风日产理顺合资构架,东风本田进入超速发展期,东风商用车在天龙和天锦项目接连出击,东风汽车开始迅速摆脱此前的低迷,而且,2009年开始启动的自主品牌项目东风风神正式投产后,东风汽车2010年一举超越一汽集团,成为仅次于上汽之后的第二汽车公司,进入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期。

  除了业绩之外,东风公司开始在国资委改革中再次成为领先者,2010年,东风公司面向全球招聘总经理计划开始正式实施,本刊的安徽淮军样本中的主人公之一朱福寿闪亮登场。

  今年3月9日,中组部、国资委在网站上对东风汽车集团等12家国企的高管人选进行公示,朱福寿是东风汽车集团总经理一职唯一的候选人。

  朱福寿于2009年接受本刊主编的采访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彼时,身为主管东风汽车轻型车业务的高管,朱福寿说起工厂施工环保节能化和生产废弃循环利用等问题,滔滔不绝。

  和苗圩、徐平一样,1962年出生的朱福寿出自合肥工业大学的前身安徽工学院,在东风的高管中,还有东风公司总经理助理蔡玮同样出自安徽工学院。1982年,蔡玮和徐平一起加盟东风公司,而同一届毕业的苗圩当时进入了中国汽车的核心业务部门之一的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

  有趣的是,在查找资料和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安徽工学院(现合肥工业大学)的名字,一再出现在这些安徽汽车人的履历上。

  安徽很早就对汽车工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早在1958年,北京国庆成就展上展示的“江南”牌三轮汽车,就来自安徽。同年,安徽工学院创建,安徽工学院开办的农机系,包含了农机专业、拖拉机专业和汽车制造专业,成为全国最早的汽车专业院系。

  安徽工学院培养的汽车专业人才也成为了徽派汽车人的主力。随手翻开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工程学院的宣传册,在人才培养版块中就能看到苗圩、左延安、尹同跃的身影。除了他们以外,还有徐平、蔡玮、李峰、董长征等也都毕业于安徽工学院以及其前身。在安徽现有的两大汽车企业江淮和奇瑞中,70%的管理层都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省会合肥,在经济版图上不算起眼,城区新老建筑交错,到处都耸立着盖楼用的塔吊。与所有拥有汽车工业的省会城市一样,合肥大街上的出租车都是本地品牌江淮或者奇瑞。

  在明显宽于城市其他道路的北一环边上,合肥工大静谧地坐落于喧嚣的红尘中。学校的大门因为正在施工的巨大立交桥工程而封闭,位于宁国路上的西门,成了进出合肥工大的临时大门。本刊记者2月21日走进合肥工业大学,注意到这个临时大门很务实,没有高耸的牌坊,没有鎏金的大字,有的只是一条林荫小道和一个稍显破旧的岗哨。

  经过多次的校址变迁,原安徽工学院的教学楼已无处可寻,现在合肥工业大学的汽车系在全新的教学大楼格物楼中。如果不仔细看大楼上悬挂的匾额,很难在众多外型相似的大楼中找到它。似乎只有来往于校园中带有“iev”字样的电动轿车和格物楼台阶下,正在充电的江淮电动车在提醒着人们:这所工科院校与汽车行业有着深厚的渊源。

  1976年,“文化大”结束这一年,一位27岁的小伙子,左延安,幸运地成为安徽工学院内燃机专业的学生,1980年他回到江淮汽车之后,迅速成为当时安徽最大的汽车公司人,并领导这家公司至今。

  在左延安毕业这一年,几个农村少年,朱福寿、尹同跃、李峰,一起走进安徽工学院的大门,在他们毕业的1984年,最大的事件就是安徽人许海峰在第23届奥运会上夺得新中国的第一块奥运金牌。

  这一年,汽车圈内同样热闹非凡,上海大众合营合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约,上海大众奠基,开启了中国汽车合资的元年。

  此时的一汽,正处在“解放”汽车的换型改造时期,又称第二次创业时期。东风汽车(原二汽)此时正处于建设期。在那个毕业靠分配的年代,安徽工学院拖拉机、汽车制造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都进入了一汽和二汽。朱福寿去了东风公司十堰基地,在车间当工人,从此扎根在东风汽车,尹同跃去了长春,在红旗轿车厂当了一名工艺员。

  也就是说,在中国汽车工业奠定发展基础的年代,汽车淮军们都已经“潜伏”进东西南北的汽车行业,在生产一线迅速成长。

  1958年,安徽工学院组建的当年5月,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自行研制设计生产了第一辆与当时风云起伏颠簸、荣辱与共的红旗牌轿车,被誉为“东方神韵”。1953年7月15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破土动工,我国的汽车工业从这里起步。

  彼时,安徽汽车人最早、也是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耿昭杰正在第一汽车制造厂担任技术员。耿昭杰的老家是安徽合肥,195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器自动化专业,从1954加盟到1999年从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高位离开,他在东北一呆就是45年。

  一个与上文有关联的事件是,1996年年底,一位被耿昭杰极为赏识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在一汽工作了十二年、已成长为制造部门骨干的尹同跃回到家乡。

  为何安徽在汽车工业中出了那么多璀璨的星辉?而且更有趣的是,在当今的政坛和其他经济领域,安徽人的成就和造诣,也超越先前的湖南和四川,成为坊间谈资。

  安徽地处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交界处,从全国的汽车发展版图上看,正好处在全国的中心地理位置上。自古善经商的安徽人没有明显的南方和北方区域观念,在行动上也就更为自如。上世纪,安徽本身没有突出的汽车工业,从安徽工学院毕业的学子们,北上进入长春一汽,东进可达上海、南京,西邻武汉、十堰,南抵广州,很容易成为一个重要的人才输出基地。

  对许多南方人来说,安徽是北方,对许多北方人而言,它又是南方。安徽地分南北,淮北人性格豪放、粗犷,民风剽悍,当年李鸿章的“淮军”多为淮北子弟;江淮之间的人聪明,学风文风很盛;而江淮之南是典型的南方人,机灵能干、感情细腻、知书达理。性格迥异的三种人在一省碰撞互融,创造了安徽灿烂的文化。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是三国时安徽籍的一代枭雄曹操对古代安徽人文昌盛的描写。从古至今,安徽人就与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就连久负盛名的徽商也多是亦商亦文之辈,不管发了多大的财,心中还是固执地想以文人自居。

  安徽人豪爽而细腻,头脑清楚而口无遮拦,即便是安徽学者,也显得豪气十足,敢质疑陈说,敢开风气,所以文学由两个安徽人胡适、陈独秀启其肇端也在情理之中,第一个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也出自安徽合肥。

  以巢湖为例,这个不到500万人口的农业市,经济一直欠发达,GDP在安徽排名居中游,但是这个地方,从古到今,诞生过许多时代骄子,比如秦代的范增、三国名将周瑜、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还有闻名遐迩的巢湖四上将“冯玉祥、张治中、李克农、温宗仁”。

  在汽车圈的巢湖人中,就有耿昭杰、徐平、尹同跃和王传福四人,他们分别是一汽和东风公司的掌门人,奇瑞汽车和比亚迪汽车的创始人。

  当然,中国地大物博,各省也都人才辈出,但如此多的安徽人共同在汽车界取得成就,除了地理历史的原因,一种当地特殊的文气传承确实也不容忽略。

  2010年3月,一个春意盎然的上午,本刊记者前往晚清肱股之臣李鸿章故居。李氏家族聚族而居,集中在老家安徽合肥东大街现今合肥市淮河路中段,楼宇轩昂,气势恢弘。占地不过2000平方米的李府不及先前李氏家族居住面积的十分之一,但李府内的布局结构、木梁砖瓦,仍透出李府当年的不凡雄姿。

  这位淮军的缔造者、在晚清乃至近代历史上留下争议的安徽人,晚清帝国的每一缕新鲜空气都与李鸿章这个名字紧紧相连,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悲伤、沉痛、屈辱的记忆也都与这个名字纠缠不休。

  20岁,李鸿章就有诗言:“丈夫事业正当时,一误流光悔后迟。壮志不消三尺剑,奇才预示万言诗。”在诗中很容易就读出安徽人刻苦、勤奋的基因与建功立业的强烈。

  本期封面故事《汽车淮军》,正是借用了李少荃“淮军”的称谓,选取了极具代表性的三人:朱福寿、尹同跃、王传福,他们分别代表了中国三种车企模式。朱福寿所在东风汽车公司,属于大型国企;尹同跃任职于奇瑞,属于国有自主品牌;王传福自创比亚迪,属于完全的民营企业。

  现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快速制造国家工程中心主任卢秉恒,现任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左延安,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安徽工学院从1958年创建开始,培育了如此多的人才,这究竟是怎样一个神奇的汽车摇篮?

  合肥工业大学年纪大一点的老师,基本都知道尹同跃、王传福。根据合肥大学生介绍,理科生如果想在附近上学,没有考上华中科技大学的话,一般都会选择进合肥工业大学。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这里的汽车研究就以学术氛围浓厚而著称。

  合肥工业大学前身是皖南干部学校、安徽干校、安徽行政学院。当年,为了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安徽省委决定,以原安徽行政学院、芜湖电力学校的机械科为基础,组建“安徽工业专科学校”,1959年8月改为“安徽机械工业专科学校”,1960年改为“安徽机械学院”。

  1961年9月,安徽机械学院吸收蚌埠机械学院、芜湖电机专科学校、马鞍山钢铁专科学校、铜官山有色金属学校后改名为安徽工学院。1962年9月安徽交通学院、安徽轻工业学院、安徽建筑工程学院又相继并入安徽工学院。1970年1月与合肥工业大学合并,1978年4月在原址恢复安徽工学院。到1997年全院有二个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工程技术学院)、五个系(机械工程系、材料工程系、电气工程系、管理工程系、食品工程系),共22个专业。1997年6月,安徽工学院再次合并到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的在职人员谈到尹同跃、王传福这些人时并没有刻意的炫耀,反而都显得有些谨慎。不论是学校宣传部负责对外联系的工作人员,还是学校档案馆的负责人员,说起这些明星毕业生都显得特别淡定。

  与大多数理工院校一样,合肥工大的男生居多。在校的学生们对于这些具有传奇色彩的前辈们也都有所耳闻,但似乎也就局限于听说过而已。

  如果当年不是尹妈妈阻拦他进入成都的军工学院,尹同跃可能不会进入汽车行业,也不会成为奇瑞汽车传奇的缔造者之一。谁也没有想到,这位苦读的余岗村出来的孩子,现在正率领着自主品牌和外资汽车公司展开精彩的博弈。

  1962年11月出生的尹同跃,和王传福一样,都来自巢湖。巢湖是徽商的起源地之一。从东晋开始,徽州商人的足迹就遍布亚洲各国。鼎盛时期,徽商曾经占有全国总资产的一半以上,亦儒亦商,辛勤力耕,赢得了“徽骆驼”的美称。

  从1997年白手起家到2010年突破200万辆大关,奇瑞汽车创造着中国汽车的传奇,1997年之后的故事,众人已耳熟能详,尹和奇瑞汽车的缔造者们一起,沿袭并发扬了安徽祖辈敢拼搏、好闯荡的创业精神。

  巢湖汤朝公路,是前往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家乡余岗村的必经之路,他曾无数次走在这条狭窄的公路上,以前是怀着梦想走出去,现在是带着之情来思乡。

  走在三四米宽的汤朝公路上,太阳在我身后落下一片金色的余晖。道路两旁是一望无际的堆满稻草的农田,上面零星地点缀着一些干的发黄的青菜。远处,是安徽农村里随处可见的低矮砖瓦房,还有门口上仍贴着的对联,过年的氛围还没有淡去。在夹杂着泥土清香和牛粪味道的空气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平和静谧。

  “往前走,顺着这路一直走,还有十几里地呢!要不我给你们带路!”从安徽省巢湖市市区出发,向北行驶,一路上不停地停车、问路、再开车。终于在问到第N个乡亲的时候,得到了这个答案。

  余岗村尹同跃生长的地方,为了找到这个百度地图搜不到的村名,出租车司机着实花费了一番心思。巢湖市一共分为4县1区,庐江县、无为县、含山县、和县以及居巢区。余岗村属于居巢区司集镇的管辖。村子很小,几十户人家,年刚刚过完,年轻人就迫不及待地奔往大城市打工去了。

  村子周围,大多数农田都荒着。村子最气派的房子只有两层楼高,其他大多都是用砖头搭建的平房。顺着村子里最平整的那条土路走到头,便是尹同跃的家。

  就在这间平房里我见到了尹同跃的母亲和二姐。对于为什么没有跟儿子去城里居住这个问题,尹妈妈解释说:“我年纪大了,你看,又是这样的腿脚,楼房里住不习惯。儿子又忙,不想给他麻烦。在这里有女儿照顾着,儿子嘛,每年过年过节都会回来看我,我觉得很满足了。”

  听说尹家来记者,乡亲们都过来串门,他们听到我的问题,就很自然地说:“老人嘛,在一个地方待惯了,会舍不得离开。并不一定要把爸妈带到城里才叫孝顺呀!乡里人热情,爸妈有个啥事也有人照应着。”

  尹妈妈让女儿从房间里拿出一本相册,里面夹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照片。因为放的时间长了,有些已经泛起。尹妈妈把其中较新的一张递给我,“这张照片是几年前照的,那时他爸还在世。他带着儿媳妇、孙子,还有媳妇的爸妈一起回来过节。我们两家人一起拍了这张照片。”说起当时的情景,尹妈妈笑得很开心。

  在乡亲们眼里,尹同跃是出了名的孝子。其中一个老乡这样评价:“前几年他妈妈生病,他专门把北京的医生请到芜湖医院给他妈看病。”另一个老乡说:“我也是这个村的,就住在前面那栋房子。我是看着同跃长大的,从小到大,没见过他和家里人红过脸。不过他现在忙,很少看见他了。”之后,她又转过头对尹妈妈说;“你这儿子呀,不是为自己养的,是为国家养的。”

  “和伙伴们相比,同跃他并没有特别的不同,可能就是吃的苦多一些,机会也可能要好一点点。”尹同跃的母亲这样描述自己的儿子,这一天,尹妈妈穿着咖啡色外套,深蓝色的布裤子,头戴一顶毛线帽子,布满皱纹的脸上透露出农村妇女的朴实善良。

  “我弟弟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呢!”2月底里,还在正月里的余岗村仍然残留着过节的气息,尹同跃的二姐收拾好碗筷后,坐在了尹妈妈对面的木头凳子上,对本刊记者说,“我们村以前从来没出过什么文化人,他是第一个。家里可高兴了,可是当时穷呀,根本没钱供他读大学。学费差不多都是他自己攒的。那时候他只要有空就会去打零工,帮别人看土豆。别人每天都有20个工分,可是他只有6个工分,因为人家都嫌他年龄小,又是零工。”即使是这样,尹同跃还是坚持了下来。

  1983年毕业后,尹同跃被分配到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投入到变梦想为现实的实践中,工作对他来说是种享受。说到这里,尹妈妈的眼圈红了,“他太爱自己的工作了。他同事跟我说,他总是忙得没时间吃饭,饿了就啃根黄瓜。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一连几天都吃黄瓜”说着,尹妈妈的眼泪都掉了下来了。

  尹同跃家里有兄弟姐妹8人,他在家排行老三,父母亲都是普通农民,贫困的家庭环境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每次说到尹同跃小时候的事,尹妈妈就满脸自豪的表情:“我和他爸大字不识,学习都靠他自己。不过他很听话,从来不用我们操心。”

  在来尹同跃家的路上,出租车途径夏阁镇,这是冯玉祥将军的故乡,比起余岗村那里热闹得多。尹妈妈回忆道:“考大学的时候,他本来想读成都的一个军工学院,我舍不得他离家太远呀,不同意。后来才去的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学院)。现在想想,真是选对了!”

  “如果自主品牌不崛起,我们会愧对很多人,我们的汽车前辈、我们的国人。”尹同跃少有豪言壮语,但是在事关自主品牌的前景和前途上,他从来不含糊。

  奇瑞的老员工还清楚地记得尹同跃鼻梁上贴着胶布的形象,那是因为他连续工作,白天走路打瞌睡撞在钢架上的“收获”。有一次奇瑞向宝钢购买汽车冲压用的薄板,价格怎么也谈不下来。他那时高烧四十度,却急的直接挂着吊针就去谈价格,宝钢的总经理谢企华看他这样,连说:“好,好,你这样都跑来了,让价!”

  和余岗村相比起来,尹同跃就读的大学校园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宽敞的大道两旁高楼林立,每栋教学楼都清一色的修葺着高大的灰色水泥台阶。几十级台阶竖在面前,有种说不出的气派。

  安徽工学院培育了许多汽车界的达人,徐平、朱福寿、尹同跃、苗圩、左延安都是这里的学生。如今,安徽工学院已经合并到合肥工业大学,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同时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虽然原校址已经做为他用,但是学院大部分专业还是保留了下来,比如尹同跃所学的汽车制造专业。在合肥工业大学的学校里,到处可见的仍处于试用阶段的混合动力车,以及满校园跑的太阳能电动巡逻车就证明了这一点。

  非常遗憾,因为种种原因,我们采访到的许多人,对于尹同跃的记忆和印象都停留在奇瑞汽车之后的辉煌上。对于学生时代的尹同跃,同一年毕业的余顺火记忆最深刻的是尹的闯劲。“大多数时候,他非常有原则,他不会轻易做任何决定,但是一旦做出决定,他就义无反顾。”

  和尹同跃一样,余顺火1980年考进安徽工学院的农机系。当时农机系分为三个专业,农机、汽车、拖拉机。尹同跃在汽车班,而他就在隔壁的农机班。

  回想当年,余主任感慨万千:“我和现任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朱福寿在一个班,我们三个家里都特穷,学校里每个月会发给我们每人17.5元的助学金。17.5元是最高一类的助学金,专门发给特困生的。”

  即使在这样的环境里,尹同跃也一点不觉得苦。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越学越兴奋。整个大学期间,梦里都四处飞着汽车设计图纸。“一说到技术,尹总就滔滔不绝,可以一连说上几个小时。”他的老战友、奇瑞汽车总经理助理金弋波对本刊记者说。

  略微灰白的头发、一成不变的工作服几乎成为尹同跃在公司内标志性形象,但是无论是在最困难的2002年,抑或是在跨越百万辆大关的2008年。尹同跃都会坚持自己的责任。“你不能把这个事情看着一个人的得与失,这是我们这辈人的责任,我们赶上了,我们当然要抓住,紧紧地抓住。”在去年的一次采访中,问及他如何看待自主品牌和奇瑞的未来,他说。

  很少人知道,出入镁光灯之下的尹同跃心里一直保留着一个质朴的起点,那就是他母亲舍不得离开的地方。在余岗村一大一小两间平房中,老母亲的视线一直在关注着他。

  那所房子,由木头搭建框架,再用砖头、水泥糊墙修葺而成。小的一间是厨房、厕所,房顶上装着太阳能热水器和电视信号接收器。大的那间是用瓦片搭的顶,大门敞开着,门框上贴着写有“新春大吉吉星高照”八个大字的横幅。

  安徽省巢湖市,濒临长江,环抱着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是我国唯一一个以湖命名的地级市。在明媚阳光的照射下,巢湖市显得格外慵懒,即使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段,人们步伐依然悠闲。晚上,这里的商店更是早早关门,街道上冷冷清清,典型的小城景况。

  但巢湖的街道特别宽敞,两侧人行道几乎和中间行车道一样宽。江淮、奇瑞这两个本省品牌的汽车是当地百姓的主要交通工具,除此之外,最有特色的要数满街跑着的红色夏利出租车。曾经的“国民车”近几年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引导下已经慢慢退出全国市场,而在巢湖,红色夏利依然作为主力出租车,继续被大量使用。

  出了火车站,没走多远,一辆红色夏利停在面前,开车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司机,在了解我们来巢湖的原因后,便热情介绍起巢湖的历史和人文风貌。巢湖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淮军文化”的摇篮。李鸿章曾在巢湖中庙水域集中编练中国淮军,庐江籍“五大督抚”丁汝昌、吴长庆、吴赞成、刘秉璋、潘鼎新,肥西县的刘铭传都是从这里走向疆场,在抗法战争、甲午战争和抵抗八国联军三大战役中屡建奇功。“我们这里出了很多名人,比如三国的周瑜、诸葛亮,还有巢湖四上将冯玉祥、张治中、李克农、温宗仁都是我们这的人。还有尹同跃和王传福。”

  说起尹和王,司机滔滔不绝起来,“王传福是无为县无城镇的,他原来做电瓶生意,是电瓶大王,后来才改做汽车的。尹同跃在居巢区,我在电视上看过他,其貌不扬的,不过真厉害,我的一个朋友还是和他在一个镇上的。”

  站在巢湖的滨湖大道上,一边是光秃秃的田野,一边是在阳光下荡着金色水纹的巢湖。堤坝的台阶上或蹲着或站着洗衣服的人,用木棒敲打着衣服很难想象在巢湖这样的地级市,居然还保留着如此传统的洗衣方式。湖面上停着许多船家,看起来就像是一栋栋漂流的小屋,夹板上晾着衣服,船舱门框上贴着大红的春联,远处不时传来码头的广播声:“要放水了,注意安全。”“某某货船准备驶入”

  尹同跃:1962年11月生,安徽巢湖市居巢区人,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80年~1984年就读于安徽工学院(现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制造专业,1984年进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红旗轿车厂任工艺员;1989年10月~1991年10月,赴德国、美国学习,并参与一汽-大众的前期准备工作;1991年10月~1996年11月,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任总装车间主任兼物流科科长,曾获一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1996年11月离开一汽集团进入奇瑞公司工作。1996年11月~2004年2月,任奇瑞执行副总经理。2004年2月至今,任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安徽桐城派古文开一代文风,至今桐城仍流行一句妇孺皆知的俗语:“穷不丢书,富不丢猪。”因此想了解一个桐城人,从读书的轨迹入手应该没错。

  但是,我们很难探寻到朱福寿大学之前的故事,即便在安庆桐城他的老家,也没有多少人知晓这位即将成为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的家乡人。在他就读的天城中学,年纪稍长一些的老师对他还有一些印象,年轻的老师则只是依稀耳闻。

  3月9日,国资委发布公示,经过全球公开招聘后,确定朱福寿作为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但是在安庆当地的一些论坛上,关于朱福寿公示的消息却寥寥无几,这和临近的巢湖市关于尹同跃和王传福的消息铺天盖地形成鲜明对比。

  这符合他的性格。“他做人一直都平平淡淡,不喜欢出风头,典型的工科生。”朱福寿的同班同学、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物工程学院的实验中心主任余顺火这样评价。

  尽管为人低调,朱福寿却从众多的同学中脱颖而出。2001年,38岁的朱福寿就被东风汽车公司委以重任,担任了东风公司党委、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2010年,晋身东风香港上市公司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2011年3月9日,成为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的唯一候选人。

  1984年,安徽工学院农机系的毕业晚会上,最后一个致辞的正是朱福寿,“其他人都高高兴兴敬酒,他一举杯,眼泪就下来了。当着全班36个同学的面,他哭了。”余顺火对朱福寿整个大学四年的印象都是平平淡淡,唯独对毕业聚会那天朱福寿的表现记忆深刻。

  朱福寿所在的农机专业入学时39人,毕业时37人。毕业聚餐的时候,大家每个人都要敬酒说句话,全班所有的同学那天都挺高兴,祝酒致辞的时候都没问题,最后一个轮到朱福寿的时候,就出了状况。

  余顺火认为,一方面,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性格温和的朱福寿对四年同窗面临分别心中不舍,但是还有一个未经朱福寿本人证实的原因可能是:身为党员和学生会干部的他被分配到同学们最不愿意去的十堰,也让他比较伤感。当时,所有的指标都分配完毕了,最后只剩下两个指标没人愿意要。一个是去新疆,一个是去十堰。一个是太偏远,一个是在深山里。辅导员为此找了朱福寿和另外一个同学谈话,他们俩一个是党员,一个是预备党员。党员得起带头作用,谈话之后朱福寿接受了去十堰的指标。

  不料,这次分配,改变了农村子弟朱福寿一生的命运。他1984年毕业进入东风汽车公司之后,正赶上东风汽车公司的一个高速发展期。

  不过,和大多数大学生一样,个性朴实、凡事都较线年成为东风公司的党委、东风汽车股份公司副总经理之前,他在东风汽车公司车轮厂以及其前身第二汽车制造厂车轮厂一呆就是17年。从机械组技术员、工程师、副总工程师一路干到总经理、董事长。

  “这太符合朱福寿的性格了。” 余顺火回忆说,因为做事认真,习惯较真,在工作中也得罪过一些同学。欣赏他的人觉得他做事认真,不理解的人觉得他做事太轴(较真)。“他在学生会的时候,同学对他的评价好坏不一,各占一半吧。”余顺火回忆说,“较真和执着,是同学们对朱福寿最深刻的印象,否则,要是别人,早就不会选择大山,或者很难忍受大山里面艰苦的环境,离开了。”

  1980年,余顺火和朱福寿一同考进安徽农学院农机系,在农机专业成了同班同学。同年入学的尹同跃在汽车制造专业,同属农机系,余顺火称之为“隔壁班”的同学。朱福寿的成绩在班里也不算突出。不过他入党很早,大二的时候进入学生会,当学生干部。

  说起当年的那帮同学,现在在大学任教的余顺火很是自豪:“当年考上大学这帮人,成绩都很好。我们农机专业在三个班里是成绩最好的。我们班是正宗的安徽工学院农机系农机专业,尹同跃他们是工学院农机系汽车制造专业。” 在那个理想未曾消退的年代,农机专业是大热专业,余顺火和朱福寿所在的班相较于汽车制造专业和拖拉机专业是有着一定的优越感的。

  但是农机班的同学也有着一个小小的遗憾,在农机系三个班里,农机专业是不折不扣的“和尚班”,全班39人,全是爷们。

  安徽工学院80级农机系中诞生了不少现在汽车行业的领袖人物,除了被明星化的尹同跃,还有朱福寿、李峰、董长征、高耀华等等。整个农机系可谓人才济济。但在当时“根本看不出谁是龙谁是虫,大家都差不多”。

  朱福寿在东风公司25年的经历,其实非常简单地分为两部分,1984年到2000年在车轮厂;2000年之后主管东风公司轻型商用车业务。

  外界对这位东风高管并不熟悉,除了偶尔在郑州日产的一些重大庆典和东风股份的经销商大会上,我们可以见到他公开的谈话,此外鲜有他的声音出现。

  “我知道,这些年乘用车市场发展快,所以你们(媒体)很自然更关注乘用车,但是真正有话语权、而且可以率先迈向海外市场的,肯定是商用车。”记得在2009年一次私下交谈时,朱福寿对笔者说,“大家都在瞄准乘用车,大干快上,但是对于东风来说,商用车是基础,也是东风未来发展的重要一极。”

  2010年,东风汽车公司在销量、盈利能力和效益上再迈进一步,超过一汽集团,成为仅次于上汽的第二大汽车集团。“相比竞争对手,我们东风的优势在于商用车和乘用车均衡发展,而且,商用车中,轻型、中型和重型商用车的发展也非常均衡。”

  2000年开始一直主政东风轻型和中型商用车的朱福寿,在国内这个领域,成为当之无愧的市场冠军。2010年的销量统计显示,东风汽车股份公司的中型商用车占据全国32.64%的市场份额。“他做事较真、认真,应该在他成长道路上起了决定性作用。”当年分配工作的时候,所有人的人生道路充满忐忑和未知,但是对于朱福寿的成功,余顺火认为他执着、坚韧的个性,对他的职业生涯帮助很大。

  “老朱现在的成功是出来的。从当年去十堰开始。那里的环境逼着他改变、创新。在十堰,他不创新就没有出路。在车间当副厂长,因为一篇生产线改革的报告被集团领导赏识,实施之后效率明显增长,被提拔到分厂副厂长的职位。然后一步一步地走过来。很多时候老朱都是被环境给逼出来的。”

  去年10月底,朱福寿在郑州日产的第二工厂投产仪式上公开露面,和往常一样,他在发表了简单的致辞之后,就匆忙离去。

  从11月份开始,东风汽车公司全球招聘总经理的选拔开始秘密在国资委内部一个封闭的会议室举行,包括朱福寿在内的五名东风公司高管报名成为候选者,总共有50名来自全球和国内各大汽车公司的卓越管理者参加这次海选。朱福寿成功入选前三名。日前,他已经被中组部、国资委确定为东风汽车集团总经理唯一候选人。

  朱福寿在大学时期最大的特点是瘦,“在那个几乎没有胖子的年代,朱福寿以瘦著称。在一堆瘦子里,他绝对是最瘦的那个。”

  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活没有什么业余生活。余顺火说:“我们上学的时候除了上课就是看书。哪像现在的学生,能上网、能逛街”。正是因为没有业余生活,朱福寿和同学们只有学习,“那时从来没听说过有挂科的,更别说逃课了”。大家基本都来自农村,光靠家给并不一定能保证在学校的生活花销,好在学校有助学金,相当于现在的奖学金。助学金从7.5元到17.5元分好几个等级,基本就是按成绩排,全系一起评,拿十七块五的基本都是农机班的。朱福寿虽然不一定每次都能拿到最多的,但至少每次的助学金都能拿到。

  刚进大学那会,朱福寿和班里同学最大的业余爱好是去看电影,两毛一张票。“别看两毛钱现在不值钱,我们上学那会还是挺贵的。一碗红烧肉才三毛钱呢。”余顺火笑着说。这难得的业余活动他们也没能坚持太久。余顺火说:“上学的时候基本都是靠着助学金生活,一张电影票两毛,寝室四个人一起出去,都是一个人买票。今天你买,明天他买,就这样轮流来。”

  除了看电影,在余顺火的带领下,农机专业的才子们还开发了另一项业余活动踢足球。踢球几乎是零成本。“大家的参与热情都挺高,班里每个人都能上场踢踢。隔壁班的同学也都喜欢来看我们踢”。朱福寿因为过于消瘦,常被安排在门将的位置上,和其他同学经常换位置踢球不同,他在守门员位置上,一呆就是四年。

  毕业以后大家各奔前程,但每年都会聚聚。如今84届农机专业的已经毕业27年,余顺火说:“老朱现在是成功了,所有同学里就他是最忙的。每次聚会,他都没时间,但是每次至少都会赶来跟大家见个面。我们一般都是国庆的时候聚会,他常常都是聚会第二天的晚上赶在聚会结束前到,跟我们聚聚。”

  84届农机专业毕业37人,现在有21个是老板,剩下的要么当了公务员或老师,要么已经出国定居。对于同学们的现状,余顺火总结为:“我们农机班出来的,都能吃苦。老朱是典型。当年在十堰的大山里,他耐住寂寞坚持下来了。现在,金子们都在发光了!”

  朱福寿:1962年出生,安徽桐城人,现任东风汽车公司党委,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董事、总裁,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党委、副总裁,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1984年7月毕业于安徽工学院(现合肥工业大学)动力机械系,获工学学士。2001年6月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硕士。2004年5月国研?斯坦福中国企业新领袖培养计划一期1班学员。

  “春水方生濡须口,大军从此过江东。”巢湖下属的无为县,当年在解放军渡江战役中自发支援,功勋卓著,是有此诗句。

  从这段历史,不难窥得无为人的性格一角,不张不扬,却坚韧如竹,他们在被需要的时刻能倾己所有,却在领功时退寂无声。遵循当年“思天下安于无事,取无为而治之意”的命名本意,无为似乎未曾在历史上掀起过太大的波澜,甚至安守一方贫穷,但这里走出的有为人,却在一点点改变它的命运。

  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王传福没来得及享受太多的母慈父爱,家中的顶梁柱父亲去世早,年幼的王传福幸得6个姐姐和1个哥哥照顾,家境贫困到根本吃不起奶粉。

  想要摆脱贫困,摆在王传福面前的只有一条路:读书,唯有读书。让姐姐们欣慰的是,王传福虽性格内向,但一直功课不错,聪明出众。据村里人回忆,王传福自小就不属于“死读书”型,平日上学,一般课他稍微听下就行了,就跑出去玩,但到做作业时却比别人做得更快更好。聪明,似乎是对此唯一的解释。

  初中快毕业时,母亲也离开了人世,留给儿女们的全部财产只有四间茅草房。此时正值王传福初中毕业考试,受母亲去世影响,王传福缺考了两门课程,没有考上当时热门的中专,而进入无为县一所刚建立的中学无为第二中学,本来是奔着中专管分配工作的优势去,上普通高中实在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却不想,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中专毕业生开始出现就业困难。而在普通高中就读的王传福反而有了进一步读大学深造的上升空间。

  隔壁的王大伯仍住在老家旧房,到现在,老人家还记得王家当时的窘境:“那时候他家里困难,王传福从高中起住校,每周末回家向姐姐取生活费,从无为县到檀树村家,一走就是1个半小时。一次10元,有一次,家里实在没有钱,而他姐姐又不舍得他委屈自己,就在村子里挨家挨户地借钱,最后才筹到不足5 块钱。”

  正是在哥哥王传方和6个姐姐的鼎力支持下,王传福度过了最艰难的高中三年,1983年,王传福以优异成绩考入位于长沙的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物理化学系,成为檀树村“村宝”般的两个大学生之一,闯出无为县,飞向更广阔广阔到可能连他自己都未曾意料到的人生。

  斯年,身为安徽工学院汽车专业大三学生的尹同跃正在合肥校园里埋头苦读,同属巢湖人的尹同跃和王传福的人生丝毫没有交集。多少年后,媒体中好事者一直在对比如今已是汽车圈领军人物的尹同跃和王传福的异同,在本刊记者看来,虽然同样技术出身,但是王传福早早下海折腾,一身本领迅速资本化,铸就行业传奇,属于典型的“技术资本家”;尹同跃则按部就班,深受工程师文化熏陶,属于传统的工匠型领导者。

  “王传福离开家乡有25年吧。”王大伯若有所思,“我估计他现在都不记得我们什么样子了,他1985年从长沙毕业后去北京读研究生,中途回来过一次。1995年去深圳创办比亚迪后,把他哥哥、堂哥都接了过去,很多亲戚都去了深圳跟着他。虽然他这么多年没回来,现在功成名就了,但是没有忘记我们这群老人。从2010年7月到现在,每月给我们村的老人男的60岁、女的55岁的,总共100多人每月每人200块钱,把钱打到无为银行再由县政府统一发放。这几天差不多钱又快到了。”

  25年,无为县通往檀树村仍同样是那条主干路,很多概已经忘了曾经每周都要走过这条路的少年王传福,更不记得那区区5块钱里自己曾出过几毛几分。可王传福没忘。王大伯笑道:“不仅如此,家乡的公路、祠堂、路灯,全部是王传福出资修建的,以前家乡全部是土路,他对这里的贡献很大。”

  进入大学后,出身贫寒的王传福埋头于学习,一心把专业课学好。在本科时王传福就开始接触电池,为未来的创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同样是在大学里,王传福从以前埋头苦读那个沉默寡言的小村男孩,渐渐变得外向开朗,在大学期间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尤其喜欢跳舞,甚至成为一代“舞林高手”。无论是技术还是魄力层面,也许我们都能在这里找到王传福飞跃的起点。

  1995年2月,王传福辞去公职,向表哥借了250万元钱后,领着20个人在深圳莲塘的一个旧车间敲敲打打,成立了日后风光无限的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王从一开始就把目光投向技术含量最高利润也最丰厚的电芯生产,这为其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并在不到十年后,击败所有的竞争对手,成为电池行业的全球第一。

  2003年1月,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王任董事长,4月公司正式更名为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我们一直试图去寻找王传福进入汽车行业的初衷。“我相信我们在IT行业击败外资的故事会重演,我们相信汽车会和家电一样迅速地普及,而且我看好汽车在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有很好的前景。”这是2004年,王传福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一段线年,他的巢湖老乡尹同跃已经把旗云和QQ卖到全国各地,总销量达到87138辆,同样是这一年,1997年和奇瑞汽车同时起家的吉利汽车李书福,在浙江和上海拥有了三个生产基地,包括美日(4S店)和豪情在内的多款车型,销量已经突破了9万辆。

  后来的事,对人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王传福白手起家,13年中建立了涉及电池制造、手机配套、汽车等领域产值约200亿的高端制造企业,“技术狂人”中外扬名,“Build Your Dream”从此成为一句名言。2009年9月29日,胡润研究院公布,王传福以财富人民币350亿元成为中国首富,排名从2008年的103位上升到当年的第一位。

  这时候,对于并不遥远的家乡人来言,王传福早已不再是那个穷苦坚忍的隔壁孩子形象,他变成了新闻里频繁出现的名字,变成报纸杂志上一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他并未大张旗鼓地回到家乡,来一场风风光光的衣锦还乡,但在无为,王传福的痕迹无处不在

  坐上无为的公交车,途经大大小小20多个村庄,遍览无为风景,全程只要1元钱。从无城镇檀树小学坐车出发不到10分钟,远远就能看见坐落在公路左侧的“BYD”三个大字,该4S店规模很大,后来经过打听才知道,这是无为县内唯一的一家比亚迪4S店。

  4S店的总经理陈海森很年轻,只有二十七、八岁的样子,据员工透露是王传福远房亲戚,但陈总本人对此讳莫如深,只是一再强调,“无为是一个很美的县城,被称为安徽第一县,GPD很高,现在开发区建设得很好,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很多,而且无为人特别好客。”

  好客,只有亲身经历无为才能有切身体会,尤其当笔者以寻访王传福的身份来到这里时,这种体会便更意味深长地增了几分。

  踏上寻访王传福老家之旅,走过檀树村下一个个的村庄,脚下都是平坦结实的水泥路,各村之间会有一个明显的标识。与一位出租司机谈好价钱要去王传福家,路上每碰到一个人,司机都会停下车去问路,其中有个路人不知道王传福的家,司机竟气愤地感慨道:“竟然不知道王传福,还是不是无为人!”一路上司机满头大汗,但谈论起王传福对家乡的贡献,却是兴高采烈,滔滔不绝。

  无为县隶属巢湖市,分为老城区和新城区,两城中间有一湖,为全城添一份宁静安详。但正像当地人自己说的那样,虽为小县城,无为的消费水准并不低,无为人懂得赚钱,也舍得花,城区建设得很好。无为街上的车并不算多,却不乏好车,随便一看,就能瞥见大众CC( )、奥迪TT( )、路虎、保时捷卡宴驰骋在路上,还听当地人说还有2辆加长悍马,2辆加长林肯,以一个县城来衡量,已属难得。

  在无为,比亚迪和王传福是无处不在的印记。从无城镇檀树小学乘公交车往下面村庄行车不到10分钟,远远就能看见公路左侧的“BYD”3个大字,这是无为县唯一一家比亚迪4S店,据传正是王传福的远房亲戚所开,但店里的经理对此讳莫如深。

  一路上向路人打听王传福,只要提到这三个字,无为的老百姓都愿意说他,不仅老家隔壁的邻居们都滔滔不绝,一个个竖着大拇指道:“王传福这孩子很有出息!”连随便打听到陌生人,大多也会兴奋地谈论他,不管是沾亲带故也好,道听途说也好,每个人似乎都知道一点王传福的故事。

  “我们家跟他家住的比较远,但是我们开车的都知道他。”随便碰上一个出租车司机,都能听到许多“八卦”,“他在无为上过学,初中在无为念的书,无为二中,他的初中老师现在是无为县的代表。他还有个表哥叫吕向阳,是表哥把他带出去的,他嫂子在无为开了一家比亚迪4S店。”几乎遇到的所有无为人都承认无为是个消费水平不低的城市,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买车就应该买咱无为人造的车。“只要是无为人,买比亚迪都会便宜1万。”这是当地老百姓最常对外人说的一句话,每每讲来,都透着“自家人”的骄傲与炫耀。

  王传福,1966年2月15日出生,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人,现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主席。1987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同年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读硕士,1990年毕业后留院工作,1995年辞职,创办比亚迪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在2009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王传福排名第一。

  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汽车行业起步晚。1953年7月15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破土动工,我国的汽车工业从这里起步。1958年5月,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自行研制设计生产了第一辆与当时风云起伏颠簸、荣辱与共的红旗牌轿车,被誉为“东方神韵”。

  此时耿昭杰正在第一汽车制造厂担任技术员、设计师。他是安徽合肥人,195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器自动化专业,那时电气化、农机、汽车专业毕业的学生大多会被分配到一汽学习。在一汽工作的45年中,耿昭杰担任过第一汽车制造厂党委、副厂长兼汽车研究所所长,一汽集团总经理、董事长、,1999年正式退休。

  如果说耿昭杰开启了汽车新徽帮,那随后左延安从江淮汽车的迅速脱颖而出,并成为这家老牌国企的领头羊,则进一步奠定了新徽帮的成长基础。左延安是安徽枞阳人,1949年生,1968年3月参加工作,工作后又于1976年进入安徽工学院内燃机专业深造,之后返回江淮汽车,历任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总经济师、厂长等职,现任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是江淮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汽车行业迎来了大飞跃。汽车新徽帮在东风汽车公司形成罕见的群聚效应。从前任总经理苗圩、现任董事长、总经理徐平,到现任候选总经理朱福寿,都是汽车新徽帮的杰出代表。

  1982年2月,苗圩从安徽工学院农机系毕业,之后进入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工作。1997年加入东风汽车公司,任,直到2005年离开东风,进入政府机关,先后历任武汉市委、工信部副部长,2011年2月份起,接任离休的李毅中,任工信部部长、党组。

  同样是1982年,安徽巢湖人徐平从安徽工学院电气工程系发电及电力系统专业毕业,进入第二汽车制造厂。1992年9月,二汽正式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徐平担任东风汽车公司热电厂副厂长,如今是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现任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助理、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的蔡玮,出生于1959年,巧的是,他同样是在1982年,同样毕业于安徽工学院东风的徽帮校友,也许用巧合已不足以解释。

  1984年,现任东风汽车公司党委、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福寿从安徽工学院毕业,进入第二汽车制造厂车轮厂。2001年,朱福寿被任命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同时兼任郑州日产董事长,他同样毕业于安徽工学院,是桐城人。

  奇瑞汽车创始人之一詹夏来,乃安徽怀宁人,2000年~2008年间任芜湖市委,其间兼任奇瑞汽车董事长,2008年开始,任安徽省委、省委秘书长。

  正是詹夏来,担当了尹同跃的领路人,将这个志同道合的战友请到奇瑞创业的大本营。现任奇瑞汽车董事长、总经理的尹同跃是安徽巢湖人,与朱福寿是同校同届的毕业生,那时候机电、汽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基本分配到一汽、二汽工作,或者留校,尹同跃被分配到中国一汽红旗轿车厂任工艺员。1996年,因詹夏来的“挖角”,胸怀打造中国自主品牌的梦想,尹同跃离开一汽集团进入扎根芜湖的奇瑞公司,开启了奇瑞汽车的传奇。

  与朱福寿、尹同跃同一年毕业于安徽工学院的还有李峰,他不仅是安徽人,还和尹同跃是同班同学。2005年1月,他加入尹同跃的奇瑞汽车公司,任销售公司总经理。2008年加入北京现代,担任党委委员、常务副总经理职务,负责北京现代全面经营管理工作。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主席王传福,出生于1966年2月15日,与尹同跃同属安徽巢湖人。但相比同乡,王传福的汽车道路是一部曲线历史他原走科班路线,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读和就职,他在电芯生产领域大有建树,为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直到1995年时间成熟,王传福创办了比亚迪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2003年正式进入汽车行业,及至2009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出炉,王传福排行第一。

  1854年的一天,时任大清国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的王茂荫给咸丰皇帝上了一条《再议钞法折》。其论点简单来说就是主张将不兑现纸币变成兑换纸币,这实际上是保护商人的利益,维护国家发行“官币”的权威性,但王茂荫却因此触怒了咸丰皇帝,被指责是“所论专利商贾而不便于国,殊属不知大体”,下旨“严行申饬”,将王茂荫调离户部,从此,基本上结束了其主理财政货币的事务。

  这只是清史中一个细小的片断,王茂荫亦不是经天纬地的盖世英雄。但由于两个因素,让这件事情背后蕴涵着巨大的社会意义。首先,这件事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注83中被提及,王茂荫也成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被提及的中国人;另外一点就是,王茂荫为安徽歙县人,其家祖是乾隆年间有名的大茶商,也就是徽商之后。不知道这是否是一个有趣的巧合,但王茂荫作为徽商入仕的一个代表,却能在西方货币理论尚未传入中国时提出重视商业,关注民生的货币理论,这必然和他从小浸淫的生长环境息息相关。

  而我们在撰写这个专题的时候发现,虽然这些目前纵横汽车版图的英杰们并非出自古徽州地区,但仍可将他们看做是徽商文化的继承者。“儒而好贾”的济世情怀让他们选择汽车业作为实现个人理想最好的载体和寄托,而蓬勃发展的汽车产业,就如同曾经沿着新安江奔赴天下的千万商船,也承载了这些弄潮儿驰骋江湖的梦想与情怀。

  中国文化以中原为发源地,不断向四周扩散。具体到各地不同的地理、历史文化变迁,在各个局部又各自形成很多不同的区域文化和地方风貌特色。沿渤海湾一带,有“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说法;江苏为六朝遗风所辐射,旧属吴国,那里至今都还是中国生活得最安逸的一个区域之一,“商女不知恨”的商女,便出自于此处;而浙江虽说也是偏安之处,但历史上几次北方人移民此处的影响,西湖暖风夹杂了北人的铿锵之气;广东与中心最远,而接收洋文化较早,容易酝酿革新思想;湖北一带,原为楚国范围,这里自古具反叛、尚武的精神,屈原有这样的诗句:“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楚被秦灭时,楚人南公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直至今天,网上也还有“不能得罪湖北人”的流传。

  安徽,恰恰是“楚尾吴头”之地,翻开文献资料,似乎对安徽人的性格总结,远不如上述几个省份那么多。这恰恰体现了安徽人的融合南北东西地域特色的一种特性。他们尚文,但又不会像江苏人那么文弱,他们尚武,但也不如湖北人那么激越和刚烈。简单地说,他们走了一条兼具文武、刚柔并济的中间道路,文韬武略,融合地恰如其分。从个性讲,可能稍逊鲜明,但从处事来讲,却能兼顾智勇。

  如淮军的二把手张树声,虽说他的声名被李鸿章、刘铭传所掩盖,但是这位廪生出身的读书人极有见地和胆略。当年他听说曾国藩带领的湘军逼近安庆时,便主动以布衣身份写信给李鸿章自荐,曾国藩辗转读完张树声的信,赞叹道“独立江北,真祖生也”。将他与祖逖相提并论。事后,他以沉着和富谋略,果然成为淮军的二把手。他也是著名的“合肥四姐妹” 张兆和、张充和、张允和和张元和的曾祖父。虽为晚清一代封疆大吏,但张树声留给子孙的遗训是“不留家财,只留教育。”他所提倡的“采西人之体以行其用”,今日依然发人深思。

  同样,至今读另一位安徽人李鸿章的早年诗句时,依稀可闻金戈铁马之声。作为淮军的领导者,他曾在巢湖中庙水域集中编练中国士兵。不过具体到安徽内部,又有细微的不同。比如安庆、合肥、巢湖与徽州又是两片气质完全不同的地区。安庆、合肥和巢湖位于长江以北,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也使得这片区域偏尚武之风,民风彪悍;其中安庆作为历史上长期的安徽首府,则更多表现为作为区域中心所体现出的稳重和庄严。只有位于江南的徽州,也就是现在的黄山,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气质,也就是被后人评为“虽为贾者,咸近士风”的儒商之风,这被看做是安徽商人的精华所在。

  不过如果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就会发现,汽车企业得中,绝大部分都出自巢湖和安庆,尤以巢湖为最:包括尹同跃、徐平和王传福,这三个人分别执掌着中国最大的两家自主汽车企业和第二大的国有汽车集团;新任东风总经理朱福寿、江淮汽车领袖左延安则都出自于安庆;而一汽前任耿昭杰是安徽合肥人。并无一人为徽州籍贯。这就说明,虽然徽商文化对于这些人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但这并不能代表影响的全部,因为在这些人的生长环境中,更多地文化传承会来自100多年前起于洋务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背景下的淮军文化。其中合肥和巢湖又被并称做淮军的两大发源地。

  “无边山色排青影,一派涛声卷白头”,这是清代画家石涛游历巢湖时留下的诗句。巢湖是中国的五大湖,但是它与安徽人一样,与很多其他湖相比,此湖较为低调。笔者去年途径巢湖,正逢岸边菜花烂漫,黄灿灿遍满平野,间或点缀一两间农舍,风光不输婺源。巢湖也是极具浩淼之诗情,水边芦苇颇具风情。

  刘禹锡简居巢湖市和县期间,曾写下著名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此种情怀,为千古文人所共仰。巢湖的湖光山色,成就了巢湖人退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

  韬光养晦,而后才能一鸣惊人。巢湖有着如画的风光,在近代史上,这里同时也是名震天下的“淮军文化”发源地。从李鸿章在巢湖中庙水域集中编练中国淮军开始,巢湖和巢湖人就已经成为了开启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一股最主要的强大力量。“淮军”演变成为中国第一支有着现代军队雏形的国防力量。而以淮军为基础,随后又有了包括洋务运动、北洋水师等一系列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和运动。

  一批著名爱国将领庐江籍“五大督抚”丁汝昌、吴长庆、吴赞成、刘秉璋、潘鼎新,肥西籍的刘铭传,正是从这里走向疆场,走向,在抗法战争、甲午战争和抵抗八国联军三大战争中屡建奇功。淮军在巢湖的遗存很多,以中庙镇的淮军“总祠堂”昭忠祠、李文公祠、姥山的文峰塔,烔炀镇的李鸿章当铺为中心,从庐江的吴长庆故居、武壮公祠、潘鼎新祠、刘秉璋墓,到居巢区、无为县的丁汝昌的故居和墓园,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淮军文化圈,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军事价值和建筑艺术鉴赏价值,而且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