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民生

从历史大视野中领悟民生内涵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9-1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在当代社会,民生状况以及其基本结构和指标的改善与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地反映着人民的基本生存、生活和发展状况,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一个国家其社会结构、社会秩序和社会利益关系调整与建设的合理化与优化程度

  每一个时代,民众的生存状况,就是民生的真实写照。在中国古代社会,民生艰难,广大下层民众为维护其基本的生存权与统治阶级进行过生死博弈,有的农民起义推倒了旧王朝,建立新王朝;有的农民起义震撼了封建统治阶级。历朝封建统治者对统治政策虽经调整,再调整,但都没有跳出历史的周期率。新王朝不但承袭了旧王朝的各种规章制度,而且往往变得更加,民不聊生似乎成了中国历史的一种常态。近代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三义,在民生方面,他关注财富的两大源泉资本和土地的公正、公平问题,但他的理想没有实现。

  中国党十分重视改善民生。党的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报告向世人表明了我党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要把增进人民的福祉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大目标。在民生问题上,将迈出更多、更具实质意义的步骤,将更加注重民生问题的解决。

  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尚书·五子之歌》所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它构成了以后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从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之说,到孟子保民而王民贵君轻之论,形成了儒家以民为本、实行仁政的思想传统。还有《管子·霸业》指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左传·庄公三十三年》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等理念,都说明古代先贤无不把改善民生视为经世治国的最高境界。

  整个封建时代,也或多或少地出现过统治者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现象。在封建制度下,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和少量的生产生活资料,但是这远不能满足农民阶级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农民阶级需要依靠租种地主阶级的土地来维持生计。封建社会的民生问题,就是解决减租和农民吃饭的问题。

  新时期的民生之本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其要义是满足人民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因此,民生其实是指国民(城乡居民)的生活问题。或者说民生,则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基本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状况等。于是产生出民生问题,什么是民生问题?说: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是民生问题。通俗地说,就是老百姓遇到的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也可以说是老百姓过日子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用社会学的术语说,就是社会成员如何从社会和政府那里获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来支撑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问题。

  在当代社会中,民生状况以及其基本结构和指标的改善与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地反映着人民的基本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状况,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一个国家其社会结构、社会秩序和社会利益关系调整与建设的合理化与优化程度,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强烈关涉着执政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基石问题。民生问题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百姓之苦,应是执政者的切肤之痛。

  从孙中山到党的实践伟大的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1905年的《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建立,平均地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3大主义,孙中山最早提出了民生这个理念。他曾经这样解释民生主义: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制贫者是也。在民生方面,他讲得比较多的是关于资本和土地两方面的公正、公平问题。对于这两大方面,直到今天我们都不能忽视,资本和土地是财富的两大源泉,如果处理好了当然就公正了。

  1924年1月,一大对三义进行了重新解释: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新三义的平均地权提出了新的方针,即《宣言》所说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这一方针,孙中山后来又将其归纳为耕者有其田。他指出,农民问题真是要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如果耕者没有田地,每年还是要田租,那还是不彻底的。

  中国党人于1927年2月在对湖南5个县的农动考察中,写信给中央,提出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3月发表了《湖南农动考察报告》。1927年八七会议,党中央确定了土地和武装反抗派的总方针。1929年4月红四军制定和颁发了《兴国土地法大纲》,闽西出现了分田分地真忙的大好形势,广大农民欢天喜地,积极从事生产,粮食产量增加,生活也得到改善。在近20年中中国党又先后颁布并实施了1931年的土地路线年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和1947年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在新主义时期(除抗日战争时期外),在党领导的根据地,一直实行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土地制度,真正解决了当时民生问题中的最重要环节--农民的土地问题。

  建国前后,中国党顺沿了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彻底了地主阶级,真正实现了中国农民几千年的梦想--耕者有其田。不久又战胜了经济战线上的投机倒把行为,稳定了物价;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城市工人阶级和广大市民摆脱了资本主义剥削。剥削制度的消灭为彻底解决民生问题创造了根本的和经济前提。

  从建国后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30年里,中国党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主流是好的,但是也存在一些失误。比如在国民经济支出当中积累与消费比例失衡,积累比重偏大;对外封锁,安于所谓的既无外债又无内债,国内建设全凭财政开支,人民工资水平长期维持在相当低的水平;在左倾错误指导下,农轻重比例失衡,用于农业和轻工业的财政支出相对很少,对农业和轻工业的投入严重不足,食品和日用消费品供应严重不足。尤其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剥夺了农民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极大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

  1970年代末,中国党人以巨大的改革创新勇气,从农村开始,吹响了全面改革开放的号角。国家逐渐富强,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已经过去。民生不断得到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要求到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前20年的目标就是要全面实现小康。

  历史将铭记这一刻:2007年3月14日上午,十届全国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庄严宣布,在全国彻底取消9亿农民的农业税,标志着自公元前594年,我国最早推行税收制度鲁国初税亩以来,在我国已实行了长达2600多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从此,占中国人口2/3的农民彻底告别了皇粮国税,农民人均减负120元。

  党的把民生问题提到相当的高度,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它表明,民生问题是群众利益最直接的载体,是中国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再次具体而明确指出了全面小康的民生目标,一幅全体国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和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美好蓝图给中国人民以极大的信心。

  以同志为总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更是明确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日益深入人心,党和政府的工作千头万绪,但一切工作都要落脚在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上。

  改革开放近30年来,在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因市场经济促进了利益分化,也就使各种不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经济社会越是发展,民生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就越是会扩展,并且变得比过去要尖锐得多。面对这些新的时代环境下出现的矛盾和利益诉求,对执政党来说,就是要勇于担起自己的责任,去关注,去研究,去积极改善民生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改善民生,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问题解决后,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发展能力以及社会福利状况需要进一步得到完善和提高,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古代社会,大多数民众连生存都成问题,那就更谈不上发展机会、娱乐、休闲和更高层次的生活品质了。

  今天,我们的社会已经有了相当雄厚的物质基础,我们就能以更多的财力去改善人民生活。具体来说,改善民生包括就业及其分配、教育、医疗、各种社会保障,以及可能被大家忽略的生态问题。这些都是重要的民生,虽然本身不是民生,但都是支持民生的非常重要方面。因此,目前改善民生不是指直接解决衣食住行,而是指从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生态等这些方面为抓手。

  第一,就业是民生之需,就是说就业是人民生活的第一需要,就是要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大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抓好高校毕业生、、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使人人有活干,有饭吃。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没有就业生活也没有乐趣。

  第二,教育是民生之基,就是说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基础,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2003年开始,国家实行税费改革取消了教育集资。从2008年秋季起,国家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近年来,从幼儿园到大学阶段的教育收费普遍都比较高,好多家庭为了支持孩子上学而陷入贫困,读书不是致富而是致贫的一个原因。2007年几项惠及民生的教育政策应该被铭记。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每年投入500亿元实施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全国财政新增470亿元用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第三,分配是民生之源,就是说分配是人民休养生息的源泉,就是使广大群众都能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党的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意味着政府将会创造条件,拓展渠道,让居民的收入更加多元。十一五时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完善对低收入者的扶助政策。加快推进国有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通过扩中、提低、限高,缩小贫富差距,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第四,社保是民生之依,就是说社保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就是要把老百姓都装进保险箱。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些古语大家都十分熟悉,表达了古人对社会和谐的憧憬。改革开放近30年,我国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弱势群体的生活底线,真正做到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衣食无忧。

  第五,稳定是民生之盾,就是说稳定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可靠保障和坚强后盾。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求稳定不单是为了巩固执政党统治地位的问题,更是社会发展经济和人民安康生活所必需的大问题。

  第六,生态是民生之本,就是说生态是保障人民生产、生存的根本。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先决条件。改善民生福利依赖于经济增长,而现代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工业化。反过来,工业发展多少都会造成空气、水或土壤污染,对整个生态造成负面影响,使环境的承载力不断下降。我们还有多少草原和森林?伴随环境污染随之而来的是水短缺问题,我国7大江河水系中劣5类水质占41%;城市河段90%以上遭受严重污染;海河、辽河和淮河的有机污染已经不亚于英国最为严重的泰晤士河;全国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上述数字触目惊心,却仅仅只是中国诸多环境问题中的冰山一角。环境的污染与生态的破坏,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征服自然的种种壮举。一个治理良好的社会,会平衡工业发展、民众健康、环境与生态保护等诸项价值。我国政府正积极采取措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确保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民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禁止滥采滥伐、加大水源地保护和退耕还草、还林力度,确保资源的永续利用。重塑秀美山川,把绿水青山还给人民,留给子孙。(作者单位:内江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