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热点

“第三届全国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3-1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10月18-20日,“第三届全国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学会主办,由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协办。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祝贺。

  会议以“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的研究”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及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知名语言学、翻译学专家相聚中国人民大学,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郭英剑,中国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学会名誉会长胡庚申,会长文旭,副会长王建华、康志峰、卢植、刘振前,秘书长刘瑾,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赟,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谭业升,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副教授Isabel Lacruz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王建华主持。

  杜鹏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基本概况、跨学科研究的传统优势以及苏州校区国际合作办学的情况。杜鹏期待本次会议的与会专家们围绕当前翻译研究的新动态、新趋势进行研讨,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翻译和文化传播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郭英剑介绍了外国语学院的翻译专业学科建设情况、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情况。郭英剑指出,在当今人工智能步步紧逼的时代,翻译和语言研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这次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研讨会的召开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他相信各位专家能够通过本次会议的研讨和交流,把握翻译学科未来发展的热点和趋势,为未来翻译学科的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中国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学会会长、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文旭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为本次会议的召开所做出的贡献。文旭指出,生态翻译和认知翻译是国际范围内翻译研究的前沿课题,特别是翻译的认知过程研究更是近年翻译研究的热点,中国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学会的发展离不开各个兄弟单位、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文旭认为,生态翻译研究响应了习总的“生态文明观”,认知翻译研究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希望各位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同推动生态翻译和认知翻译研究的发展。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语言学和翻译学领域诸多领军人物出席,会上共有十一位专家作了主旨发言。专家们紧密围绕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研究话题,分享自身研究成果。他们提出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殊途同归的本质,探索文化翻译传播学的理论建构,探究国家形象建构与国家翻译规划,运用认知翻译研究的方法与技术深入分析翻译过程。众多学者参与探讨,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会议围绕“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的研究”的主题设立了六个分会场,分别就“生态翻译认知研究”、“生态翻译理论与应用研究”、“认知翻译过程研究”、“现代技术与翻译认知研究”、“典籍翻译认知研究”、 “影视多模态认知翻译研究”六个分论题进行交流探讨。分会场共有60余名学者作了交流发言,每个分会场各有2-3位专家参与点评。

  会议闭幕式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教授卢植主持,中国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学会秘书长、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刘瑾为本次会议作总结发言。她指出,本届会议恰逢祖国七十华诞,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本次会议具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生态翻译和认知翻译的结合,二是思想和技术的结合。她再次用“三高”——高规格、高水平、高密度对本次大会表达了高度赞扬,并对主办、承办与协办三方的共同努力表达了感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