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生活  健康

管理式医疗 如何成为平安“高质量发展”的未来支点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4-0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围绕高质量发展,平安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可持续,第二个是增长的结构,第三个是增长的质量。从第二点而言,医疗健康养老是现在社会上未来最大的需求,我们是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养老,结构是非常好的。”

  2021年下半年,平安集团在“综合金融+医疗健康”的双轮驱动战略下,提出了“管理式医疗+家庭医生会员制+O2O医疗健康服务”三者融合的独特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一站式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平安素以“强执行力”为人熟知,一年为期,如何总结平安的“管理式医疗”的模式与成效?在业绩报告中,平安联席CEO陈心颖用一个有意思的组合进行了解释。

  陈心颖表示,平安的“管理式医疗模式”有点像“联合健康+拼多多+美团”,联合健康是到店、拼多多是到线、美团是到家,平安比到家更进一步,到家里提供医疗健康养老服务。

  简单来说,是代表支付方,整合供应方。平安拥有2.27亿的个人金融客户,用统一的采购标准,确保为客户提供最高性价比健康医疗养老服务,并提供到线、到店和到家的服务网络。到线是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健康;到店,跟一万多家医疗机构包括全中国1500家三甲医院和签约医生;到家,居家养老提供500多种不同的服务,确定标准,统一采购,保证服务监督。

  可以清晰地看到,平安管理式医疗的每一个关键部分,其演化路径的最终形态均是千亿市值的巨头公司。这也从一定层面反映出,平安管理层对“管理式医疗”模式内生力的期待及该模式的未来想象空间。

  平安联席CEO陈心颖在今年的平安业绩会上表示,“在过去三年的寿险深度改革已有成效,有三个亮点,其中一个亮点就是,率先提出保险+服务的概念,尤其是在健康、养老服务方面。”

  依托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夯实保险+服务差异化竞争优势,享有保险+服务权益的客户贡献的新业务价值占比达到55%,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

  “保险+”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三方面:健康管理、居家养老、高端养老。保险+健康管理方面,2022年平安寿险已累计服务约1859万客户,新契约客户中超76%使用健康管理服务;保险+居家养老方面,截至2022年底,已覆盖全国32个城市,服务项目超500项,超2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保险+高端养老方面,颐年城社区先后布局深圳蛇口和广州,逸享城产品线首个项目落子广东佛山,初步完成大湾区业务布局。

  而从数据来看,平安健康险保费收入近1400亿元,享有平安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对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达到55%,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约1859万客户使用过“保险+健康管理”服务,超过76%的新契约客户体验了健康管理服务。平安近2.27亿的个人客户中有约64%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客均合同数约3.41个、客均AUM约5.45万元,分别为不使用的客户的1.6倍、3.0倍。

  如果对比一年前的数据可以发现,2021年,平安近63%的个人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客均合同数达3.3个、客均AUM达4.0万元。客均AUM的数字,在今年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客均AUM是衡量客户粘性。或者价值贡献的一个更好指标。数值越高,说明该客户对业务的贡献越大。

  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提到:“我们研究发现,当一个客户平均拥有四个以上的产品和服务合同时,客户的流失率便会低于1%,未来,随着医疗健康、养老等产品不断丰富,客户合同数会更多,黏性会更高。”

  陈心颖在会上提到,平安的“管理式医疗模式”有点像“联合健康+拼多多+美团”。实际上,这个逻辑是三者合一,使平安得以打通供给、需求与支付的闭环。

  类比联合健康非常好理解。联合健康、凯撒医疗的HMO(健康管理服务)模式被国内诸多险企及医疗服务创业者奉为圭臬。在“医疗是平安的未来时”的基调下,平安已经探索出了一个具备本土特色的HMO模式。管理式医疗的精髓是“保险+健康管理”,以保险、医院和医疗服务为抓手,利用技术实现更有效的健康管理和保费控制,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保险,平安已经有了,重要的是如何实现健康管理。医疗行业的一大特点是,所有的就医服务要落实到线下,落实到与医生的“面对面”交流。所以,医疗机构承托和消化医疗需求的能力,进而优化用户的就医体验,就变得尤为重要。

  平安在近几年做得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参与方正集团重整,加大线下医疗资源整合,汇聚了包括北大国际医院等全国多家知名实体医院,进一步打通“线上+线下”服务闭环,并以此提速医疗生态协同效应。

  所以,业绩会上披露的全中国1500家三甲医院和签约医生,是平安实现“到店”、实现用户体验提升的关键。

  互联网产品的特点在于,用户越多越好用,而用户的基础会促进系统的效率提升,包括物流效率、供应商生产效率等。平安健康与拼多多的相似之处是,一是拥有可观的用户基础,过去12个月内平安健康付费用户数稳健增长至约4300万;二是服务品类的设置。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平台上已拓展23个科室的超4.9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满足用户全场景、多层次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患者五星好评率和病历甲级率维持稳定在98%以上。同时,平安健康建立了19个专病中心,持续引进名医资源,强化与名医专家合作,累计签约名医专家已超2000位。医疗服务网络方面,期内平安健康合作医院已扩大至5000+家,合作药店达22.4万家,在216座城市实现1小时送药,在88座城市开通7*24小时送药服务。

  互联网医疗平台的一个体验感和口碑的差异,就在于问诊环节中的医生响应快慢。一些弱关系纽带的平台,对于入驻医生的时间是难以控制的,这也是为什么陈心颖提出“到线”的原因。到线,不仅仅是上线,而是在短时间内就形成反馈的机制,这也是为什么平安健康一开始就坚持自建医生团队的原因。

  更重要的一点是如陈心颖所说,“因为我们代表支付方,我们是统一采购的标准,这样可以拿到最高性价比。”而拼多多的本质,就是在于“拼”这个词,它重新塑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海量流量集中到有限商品,提高议价能力,极大降低价格。

  平安健康董事会主席兼CEO方蔚豪曾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家庭医生会员制产品连接支付方和供应方。家庭医生的服务,我们对于它的诠释和定义不再是简单的轻问诊,而是用户真正的导航员,能够帮助用户连接线上、线下服务,解决线上、线下服务当中的断点。

  而作为O2O的代表,美团由王兴创建于2010年,起初聚焦于实物团购领域,后转向服务团购。此后多年,上门、上门洗衣等等概念应运而生。那么,上门进行“居家养老”服务,就是平安O2O健康服务的一个部分,提供居家养老的500多种不同的服务。

  O2O的挑战在于,大量资本注入导致市场乱象,出现很多低质量、不良服务的O2O平台,给消费者带来不良体验和信任问题。其次,线下服务和商品品质难以保证,对消费者造成风险。另外一方面,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进入O2O领域需要高昂的投资成本,且运营成本高,难以承受,对于运营者的心态是一个考验。

  我国的康养产业,从2013年国务院文件中,养老与康养概念被提出,到产业逐步融合,现在已经进入了模式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居家养老作为一项基本的人类需求,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实下,当然有作为O2O项目的可能。

  其关键正如上文所说“确定标准,统一采购,保证服务监督”。这些关键词,正式对应了O2O环节中的固有问题。

  对于消费者而言,服务提供者的品牌和质量,是驱动决策的关键所在。另外,平台背后的运营方的品牌背书也是驱动用户决策的重要依据。作为一家几十年、营收千亿的民营企业,平安以支付方的身份,用“自采”的模式来做O2O,是一种做好口碑的长远心态。

  作为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的线上旗舰,平安健康致力于构筑一站式的生态平台和专业的医患桥梁,平安健康的经营业绩早于集团几天的时间发布,这其中可以看到平安健康很多的“基因突变”之处:将其管理式医疗的三大支付方总结为:平安集团综合金融渠道(F端)、企业客户(B端)和个人用户(C端)。三大支付方中,来自B端的收入增长最快。

  平安健康公布2022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总收入约61.6亿元,毛利率同比上升4.0个百分点至27.3%。其中,医疗服务毛利率提升至36.2%,过去12个月内付费用户数稳健增长至约4300万。而归属母公司净亏损6.08亿元,亏损同比减少60.50%,亏损大幅收窄,亏损率也已降至5年来的最低点。

  随着《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两份重磅文件落地,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发布,互联网医疗进入强监管周期,医药电商的模式到了一个主动求变的节点,医疗服务的属性和价值需要进一步凸显。

  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方蔚豪表示,平安健康的未来,不会是一家线上医院也不会是线上大药房,而是一家专业、全面、高品质、一站式的企业“医疗+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商。

  过去一年,平安健康停止了C端高获客成本的拉新活动,更加聚焦商保和企业端两大支付方来源,这种方式的推进,在减少了对这部分业务的销售费用的投入的同时也使得全年毛利率一定程度的提升,平安健康的步伐变得更加务实。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0月,平安健康正式收购平安智慧城市旗下业务板块平安智慧医疗,全面提升平安健康的线上、线下医疗服务能力,在“慢病服务补充”“医生能力提升”“基层医疗网络覆盖”三大方面全方位发挥战略协同效应。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行业趋势以及平安的医疗生态圈战略而言,这次交易都有着必然性和必要性:to C的基因与to G/B的经验形成合力,逐步形成相对集中、高效运作的多组合经营模式,降低管理和运营成本。最重要的是,进一步深化平安健康的B2C战略,为集团的管理式医疗拓宽更广的服务边界。

  从10月23日之后,平安健康在深化B2C战略的同时,利用智慧医疗进行G端、B端的资源赋能,进而实现三端的整合与联动,在未来实现G2B2C等更多的组合型经营模式。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平安健康服务企业数累计达到978家,较2021年末增长了458家,企业端付费用户达到近300万,已和公司建立合作的大型规模企业客户的续约率达到近90%。

  在B端客户之外,平安健康不断强化与集团之间的协同性,将服务的重心聚焦于F端,通过“综合金融+医疗健康”的服务组合为集团的综合金融客户提供场景丰富的医疗健康服务,包括医疗、高端体检、在线问诊等高附加值服务,共同赋能“有温度的金融”,同时对集团的综合金融客户实现转化。

  业绩会上,平安健康的高管分享了一个案例,平安健康与某银行私行的合作,帮助该私行在22年下半年新增超300亿的管理规模。从该案例可以看出,平安健康提供的医疗健康服务可以为F端客户的拓客、提升用户黏性等提供助力。

  在财报发布后,平安健康股票也成为市场热点,截至3月17日收盘,财报后的4个交易日暴涨15.02%,仅3月13日单日涨幅超10%。据数据显示,3月16日有52只个股获券商买入评级,平安获瑞银、华泰、光大等7家券商评级、目标价涨幅高达82.84%,均位居个股第一。

  近十年来,平安的营业收入从3000亿增长到1.18万亿,总资产从2.8万亿增长到10.7万亿,均增长近3倍,成为全球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保险企业。如谢永林所言,“清晰的战略和高效的执行是平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中国平安601318)的业绩表现,得到了看好。开源证券给予中国平安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2022年保障需求承压,改革已有指标改善,继续关注活动率等先行指标;客户经营不断深化,医疗健康生态圈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招商证券研报也称,经济水平提升、老龄化加快、家庭小型化、慢性病患病率上升等趋势使得居民对健康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平安基于“9073”养老格局,加快布局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打造“保险+养老”服务生态建设赋能销售。长远来看,健康服务有望发展成为集团价值增长的第二曲线和下一个改变健康险的“赛点”。

  已有886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39.78亿股,占流通A股36.73%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45.24元。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