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创新

评论金句|就业、创业、求职类高分写作素材积累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4-1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评论作为实务备考中的一大重点、难点,经常让同学们头疼不易,应大家所需,实务团队为大家精心打造了“评论金句”系列专栏。每期从知名媒体的时事热点评论中选取20个好句,并进行主题分类和使用方法的简单总结,帮助大家攻克评论写作难题!

  1.在掌握论证方法和结构的基础上运用。金句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大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但评论的评分是从立意、标题、结构、逻辑和语言等多个方面进行的,因此不要忽视评论的其他方面。

  2.活学活用,切忌生搬硬套。金句的使用不是固定的,可以灵活变化字句,使用到合适的文章中,切忌追求词句表达的优美将不符合立意的内容运用到评论中。

  3.先理解,再记忆。不需要将金句一字不差地背诵,理解金句的表达逻辑,积累其中的好词,学习其表达方式,然后再进行适当地记忆。

  1、做好稳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关注眼下的问题也聚焦长远的发展,在缓解就业总量压力的同时注重理顺就业结构,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我们一定能织密织牢就业保障网,保持就业大局稳定。

  2、当前正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阶段,多措并举、做实做细就业服务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有业择、择好业,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3、就业,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宏观经济。确保就业大局稳定,既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又能为经济运行提供人力供给。

  4、创新是青春远航的动力,创业是青春搏击的能量。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在创新创业的舞台上,大学毕业生们天地广阔、大有可为。各地区各部门的责任重大,需要拿出真金白银的政策,做到掷地有声的落实。相信,大家同向发力、凝聚合力,必定能创出一片新天地。

  5、在人才使用上应该“不拘一格”。不拘一格不是不要“格”,而是不能拘泥于一“格”。如果设置条件过多,乃至任性设置羞辱性条件、故意标注歧视性条款,则不仅不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更有可能触犯法律。

  6、职业不分贵贱,学历不分高低,要让有技术的人能够在合适的平台展示自我。目前我国社会学历歧视程度加剧,上到大学,下到小学,学生们普遍都会产生升学焦虑。若是再不遏制大众对职高教育的偏见,会既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多元性发展,也不利于专科生的公平就业,滋生消极的“躺平”心态。

  7、别让学历成为求职路上的绊脚石,能力才是真正的“硬通货”。大众可以追求高学历的跃升,但也不能忽略社会发展需要的是有内容、有水准的人才,好看的简历终究是薄纸一张。

  9、每一个奇葩招聘的背后,不仅有求职者的无奈,更是用人单位畸形企业文化、腐朽观念的折射。无论是选妃式招聘,还是羞辱式面试,都只是奇葩招聘的外在表现形式。我们更应该反思这类招聘一再重现的内在逻辑。根本上,这还是源于应聘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不平等的关系。但无论如何,这些畸形的招聘方式都不该被简单一笑而过,更不能任其继续以低俗荒诞的方式破坏求职与就业市场。

  10、保障大学生就业需要“组合拳”。因此,除了在当前特殊时期设置“网络面试间”、校长访企拓岗之外,以往一系列的就业支持举措也应持续发力。

  11、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在我国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就业前景必然更广阔。而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发展,根据城市发展方向和相关行业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为职业教育及更多技能型人才开拓更大发展空间,理应成为各界共识,如此才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12、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从“象牙塔”走向社会,需要勇气,也需要脚踏实地的韧劲和一往无前的锐气,人生的路从来没有容易的,也注定要自己用双脚来丈量。国家和社会提供了舞台,个人也需迎难而上,用自己的奋斗和努力撑起一片天地。如此,才能不负国家和社会的期待,不负人生梦想。

  13、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不是一个小数目,保障他们康复后平等就业的权利是保民生的题中之义,也是助力复工复产、保障经济社会活力的必要之举,更是彰显社会人文温度的标尺。因此,社会方方面面理应为他们重回正常的生活工作,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帮助,这也是一个文明社会应有的自觉。

  14、职业,不仅标定一个人的社会角色和身份,也折射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科技成色,并照见一个社会当下的职业观念与劳动理念。

  15、新职业的产生和正名,不仅引领经济发展新趋势,还打开了新的就业空间,并在无形中参与形塑人们多元化的职业认知和选择,在稳就业任务艰巨的当下具有另一重现实意义。

  16、教育,不只是为了就业;人口,也不只是宏观政策的一个数字,不能只想着分门别类地放到各种规划的盘子里去。接受教育的是具体的人,如果有机会,他们理所应当接受高等教育。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复杂的思辨、更丰满的人格。至于更高级的职业技能,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但不是全部。

  17、铺天盖地的县城“抢人”报道,多少渲染了社会的就业焦虑,并引发关于过度教育的争论。但其实,如果抛开这种特殊节点的“聚光灯”效应滤镜,拉长时间坐标轴,就不难发现,年轻人回流县城早已作为一种趋势或隐或现。

  18、他们的进入,既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向基层下沉的大背景下,基层对优秀人才渴求的大势;也打破了这个场域固有的一些关系结构与规则,或形成“鲶鱼”效应,激活基层治理活力。选择县城而非竞争激烈的大城市,本质上就是一次错位竞争,县城里新来的年轻人或能更从容进行职业规划,积攒人力资本,实现个人发展。

  19、“35岁危机”让人感到阵阵寒意。这种无人能躲开的生理拐点和社会角色拐点,让人很难不产生代入感,在一轮又一轮的讨论中,“社会时钟”意义上的35岁被建构了出来。

  20、年轻劳动力减少,走低的人口出生率叠加受教育年限的不断延长,使得当下的年轻人力资源供给“盛况”难以复现,“35岁+”劳动人口的价值更加凸显。职场第一道分水岭是否会被推至更高海拔不得而知,但“慢变量”的作用启示我们,不管愿不愿意,当前盛行的这种用人理念都需要改变。

  当我们在进行措施分析的时候想要表达,某件事情需要多方努力才能解决的时候,这几个词都可以用到,表达简练的同时还可以增加文章的高级感! 例如:

  1、当前各地正在积极行动,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方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必将有力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求职路。

  2、做好稳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关注眼下的问题也聚焦长远的发展,在缓解就业总量压力的同时注重理顺就业结构,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我们一定能织密织牢就业保障网,保持就业大局稳定。

  3、当前正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阶段,多措并举、做实做细就业服务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有业择、择好业,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只要多看多练习,暑假之后,我们的新闻写作水平,会有一个十分明显的进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