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互联网

司马懿发动政变时,夏侯玄手握10万重兵,为何不出兵帮他表哥呢?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8-2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地雷战老电影

近日有关于地雷战老电影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地雷战老电影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地雷战老电影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地雷战老电影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点击(前往)进行了解>>

以上就是关于地雷战老电影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三国后期最大政变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高平陵政变”,而政变的导火线是魏国大将军曹爽与太傅司马懿争权,其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以曹爽为代表的曹氏宗亲,一个是以司马懿为代表的满朝文武。当时有一位曹氏宗亲,博学多识,才华出众,颇为朝廷看重,将他一路提拔,他便是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子、右将军夏侯霸之侄、大将军曹爽的表弟夏侯玄,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夏侯玄已经是征西大将军、都雍、凉二州军事,可以说是手握重兵,但此时却为何不出兵帮他表哥呢?

夏侯玄

魏明帝曹叡托孤,亲指两位辅政大臣,一个是曹爽,一个是司马懿。少帝曹芳即位后,曹爽由于掌控兵权,于是大权独揽,将同为辅政大臣的司马懿排挤到一边,与司马懿一同遭到排挤的还有满朝的大部分非曹氏文武官员,取而代之的是曹爽的亲信以及曹家子弟,而夏侯玄差不多也是这时候被提拔成了手握重兵的将军。随着两大集团的矛盾不断尖锐,司马懿一直在密谋推翻曹爽,最后司马懿趁着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们随同少帝曹芳拜谒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的时候,在满朝文武官员的支持下,发动了政变。司马懿以郭太后名义下令,关闭了各个城门,率兵占据了武库以及曹爽大军的营地,并宣告免除曹爽了的兵权。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平日里不可一世的曹爽此时却不知所措,即使手中依然握有重兵以及天子,但最终他还是投降了。自此曹爽倒台,大权落到了司马懿手中。

司马懿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实际上不能定性为叛乱,是因为大将军曹爽排挤辅政大臣司马懿发生的政治斗争,曹爽本身能力有限,却仗着自己的宗室身份排斥司马懿,独霸朝纲,掌权期间得罪贤臣无数,朝中上下都是敢怒不敢言,于是推翻曹爽变成了众望所归的事情。而且曹爽为了专权还软禁郭太后,对外用兵也是败仗连连,朝野上下被曹弄的乌烟瘴气、怨声载道,曹魏政权面临严重危机,所以为了曹魏大业的稳定,司马懿不得不以郭太后的名义发动政变,控制朝政,稳定了人心浮动的朝廷。再加上司马懿发动政变打得是“清君侧”的旗号,虽然意在诛杀曹爽,但是却对皇帝依然十分尊敬,在众人看来此时司马懿才是忠臣。

司马懿

再回到一开始抛出的问题,夏侯玄为何不出兵支援曹爽呢?其实,在此之前夏侯玄曾和曹爽策划骆谷之战,但是最终的失败导致人心大失,以夏侯玄的威望肯定震不住魏军,而且夏侯玄虽然官至将军,但其本身是个文人,在为官之余他还是魏国杰出的玄学家、文学家,领兵打仗并不是他的长处。大家可想而知,面对司马懿的政变,连大将军曹爽都没有抵抗便认输,夏侯玄更不可能去与朝廷对抗,何况他虽名为征西将军,但其实几斤几两,司马懿也是心知肚明的。

夏侯玄

当时夏侯玄任征西将军,督雍凉军事,但雍凉是谁的大本营?为何让夏侯玄出任呢?说到这您可能明白了,雍凉其实是司马懿多年领兵之地,并且司马懿在此迎战诸葛亮,保卫魏国,深得军心,副都督郭淮,将军邓艾等人均为司马氏心腹。夏侯玄虽然号称拥兵10万,但是这支部队等于是司马懿的部队,里面很多人还是被司马懿提拔任用,常年跟着司马懿打天下,夏侯玄就算是想反抗,也不一定调得动这支军队,搞不好还会被下属抓起来送给司马懿,偷鸡不成蚀把米。

司马懿

当司马懿发动政变时,夏侯玄作为一个靠败仗上位的大都督,而且在军中无半点威望,身边又有诸多司马懿的心腹,且这些人在军中都是威望极高,夏侯玄怎么可能调动这支司马懿的亲信大军去征伐他本人?这无疑就是个笑话。而且上文中也提到,司马懿推翻曹爽乃是众望所归,顺了满朝文武的心意,得到了有力的支持,而曹爽此时却是墙倒众人推,早就没了人心,再加上司马懿手握太后懿旨,让“高平陵政变”合理合法,废除曹爽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所以当时司马懿是掌握着正理的,夏侯玄就算有能力带领军队前来勤王,也是出师无名,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曹爽

其实,夏侯玄也算是个识时务的人,司马懿当时在朝中是何种地位?完全可以说是曹魏集团军界和政界的大佬级人物,党羽和门生遍及朝野,再加上夏侯玄本身就是个文人,就算他真的拥兵10万,也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夏侯玄有自知之明,看清了当时的形势,认为自己铁定斗不赢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所以也就没有选择去送死。

夏侯玄

但很快,朝廷一纸令下,征召夏侯玄与叔叔夏侯霸入京,夏侯霸一看大势不妙,认为此时留在军队恐怕没有好果子吃,便劝说侄子夏侯玄与他一同投奔蜀汉,可夏侯玄平时以名士自居,自然不会做有辱先人的事,拒绝了叔叔,还说了句:“吾岂苟存自客於寇虏乎?遂还京师!”结果夏侯霸无奈只得孤身入蜀。果然,夏侯玄回去之后,就被夺了兵权,之后一直让他担任虚职,形同软禁,几年后司马师接替司马懿,夏侯玄被卷入张缉之乱,以谋反罪遭到了夷灭三族的悲惨下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