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休闲生活  八卦

2017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中(十一)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2-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北大学墨镫调研分队于2017年7月8日去了青草烟村,作为一个武乡县旅游发展村与国家百乡万村发展计划村,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

  青草烟村附近的崇城山,悬崖峭壁,高山低谷交替,峰回路转,有圣泉寺依附于峭壁之上。由于上山路因近日大雨破坏,不能前往山上进行实地调研。只能听老乡的叙述与之前的老照片。还原最真的崇城山风景。

  在老乡的走访中,我们不仅看了之前人民公社旧址,还参观了太行劳模吕天金的纪念亭。看着纪念亭下的千亩良田,感慨当时条件的艰苦与吕的不易。在老乡家聊天时,老乡拿出来一本关于吕的传记,我们有幸能借阅,到来这本传记,仿佛来到了曾经奋斗过得年代,感受到那时恶劣条件对我们的威胁。同样,也感受到了乐观的精神与艰苦奋斗的气概。

  接下来下午我们去了期盼已久的墨镫村农历六月十五龙王庙会,队员们也在庙会上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看了一会长治市城区戏剧院梆子剧团表演的上党梆子,今天满载而归。

  今天对于队员们就是一次洗礼,我们重温了吕的历程,重走一遍带领乡亲的奋斗史,重新翻看这段艰苦的历史。我们忆苦思甜,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在庙会上的体验,我们切实感受到民俗文化不可言传的魅力。让我们对于山西文化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2017年7年8日,中北大学武乡社会实践团第十二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分队石北乡小组,调研已行程过半,但我们队员的热情依然不减。在这一天我们去到了三个村:长蔚村、东黄岩和西黄岩村。为了增进对村的了解和对村现状生产生活方式的认识加上这次对古墓葬群的极大兴趣,我们更是动力十足。

  在简单的吃过早餐之后,实践队在乡的安排下出发前往长蔚村。长蔚村位于石北乡境内最南端,被称为进出石北乡的“南大门”。全村共一个大队和三个自然村,四面环山,从山望去一条河水从中流过,一条铁路从山上穿过。地势起伏,各种农作物依山势而种,途中路过一果林,从带着我们的阿姨口中得知,这是这个村的特色产业四百多多亩的枣园,加之烧砖厂和养鸡场都是村民们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再往前走就到了墓葬群和随处可见的大大小小的盗洞,其中最深的达到二十多米深不见底。从村里老人们得知,盗出的七个器皿和九个鼎都是五代十国时期。我们一边惊叹着盗墓贼的猖獗,一边可惜着现在依然无人可知的墓群的损害。可能他能截开一段历史,补上一片空白。

  简单的休息之后,我们下午到达了东西黄岩村,因为依主要山体为黄岩而分,所以以黄岩命名。西黄岩的土地庙见证者世世代代村民们的精神寄托,现代化的蘑菇生产厂是村要产业,生产蘑菇的原料是由牛粪和玉米棒混杂在一起,然后放进一幢幢修好的房子的小隔间里,一个小隔间有一个窗户通风换气。蘑菇主要是对外销售,是村民们的又一大收入。

  这次三个村的行程,不仅是满足了我们对古墓的强烈兴趣,更是增加了我们身处其境对古墓的认识,以及对其保护的相关知识。西黄岩村的三个庙也是一种民间信仰,更像是一种文化符号,值得我们去保护和传承。

  2017年7月8日,韩北望小队乘上前往武乡县的大巴,前往八路军纪念馆,一览红色风光。清晨七点时分,韩北望小队8人在王家峪上车,前往县城。小队成员头回感到了进城的惊喜,走着我们来时的路,想着过去的一个礼拜,往事种种历历在目,大家也都有了各自的体会。

  到达武乡县城,我们导航到了八路军纪念馆,感受到了红色的肃穆。在园中闲逛,我们幸运的遇到了韩北的老乡。冯书奇老人是手工乐器的传人,一得知我们是来韩北的学生,老爷爷带着老奶奶演奏了一曲《王贵与李香香》。在淳朴浑圆的天籁中,我们似乎听到了世世代代生在这片土地上的老乡们最为真挚的情愫。我们还遇到了根雕艺人王平贵、手工粗布鞋艺人罗爱平、木工艺人韩端午、鸡蛋皮老虎艺人安焕桃。

  十点半,我们观看了《太行游击队》。不得不说,戏剧的发展就是农民娱乐的发展,这部剧打破了文艺的“第四堵墙”,让演员与观众互动,让戏剧更加贴近生活,让大家更能直接感受到红色太行游击队的睿智与勇敢。参观纪念馆让我们看到了过去的实物,让我们更能体会到在当初那种条件下,八路军战胜日寇获得胜利的艰辛

  下午返程,夏风带来热浪吹的人泛起缱绻,我们一路走来,这一礼拜来,我们前前后后也拜访过大小七八个村子,感受到乡村文化的不易。往事种种历历在目,小队成员也经历了不少,大家也都成长了不少。八路军从太行走来,而我们从中北走来,继承前辈先烈的志向,是我辈应尽之责。

  2017年7月5号,武乡乡村文化调研实践队故县乡小分队第七天抵达第六站——五里坡村。为了寻找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一大早五里坡村干部叔叔就带我们来到了五里坡下面的一个自然村——南庄村。

  一进南庄村,映入眼帘的便是历史悠久的八府楼。八府楼,又称千金楼、秀楼,相传是古代有身份地位人家的千金吟诗作画的地方。八府楼作为传统的古建筑土楼的代表,结构格局分布明显,现今保留较完整,分为前厅房、后楼院、粮楼等多个阁楼。

  据村里奶奶讲,土楼是指用土堆成块垒起来的楼,在修建的过程中,有砖就用砖,没砖便改用石头。八府楼也是楼中楼,顾名思义,是指一栋楼中又套了一栋楼,其中还包括门楼,是指门上面的楼。

  据村里84岁的一位老人家讲,八府楼原先是财主张引弟的院子。后来这里发展成了一所学校,好几个村子里的孩子都在此上学。八府楼何时兴建为何兴建因年代久远至今已无从考证。走出八府楼,翻越山岭便看到了南庄村的八里庙。

  据村里的爷爷讲,八里庙是土地庙,以前是山西、河南和河北三省的土地庙。一进土地庙,正神在中间,两边是看门将军,其中这些神像都是以泥雕的方式呈现出来。每年的阴历4月15是土地庙的庙会,人们这天会在此唱戏烧香来祈求平安。在日军烧毁故县时,八里庙也在劫难逃、没能幸免。

  在寻找这些古建筑遗迹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很多古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学到了很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总体来说,我们的实践收获颇丰,意义重大。

  为深入了解农村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民风民俗。武乡第七实践队于7月8日实地走访西坡进行调查和研究。

  西坡与东坡原为姚庄,为进行有效管理将两村进行拆分。初入村庄,淳朴的民风感染力每一位队员。队员们实地走访佛堂寺遗址。寺庙以百年大树为中心而成四合院结构,但不幸的是此寺庙坍塌数百年之后,鲜有人问津,其中数座佛像也毁于文化大“破四旧”行动,着实令人唏嘘。

  随后,我们有幸访问到84岁高龄的“扛庄”表演艺术家王老先生。“扛庄”作为西坡特有的民间文化,体现了西坡村的宗教信仰。据王老先生口述,表演艺人脚踩高跷,身负一座铁架,架子上坐着的是一位小孩子,以走街串巷赶庙会来进行庆祝活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无道理,“扛庄”这一项需要少年功夫的杂技项目在传承中也遇到了极大的问题。

  在王村长的带领下,队员们有幸走访姚氏祠堂,了解西坡人民代代相传的文化内涵。24辈姚姓子孙记载于族谱之上,供后人祭拜。这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其最重要原因便是传承。

  今日的调研结束后,队员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有所记录便有所传承,有所传承便有所进步,而这些便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不竭动力。

  2017年7月8日,我校武乡实践团第十五组五名成员以探访古镇村落,感受传统文化为主题在内义村和松庄村展开了当天的调研工作,收获良多,感触颇深。

  早上八点,实践队五名成员在石盘乡文化站孙站长的带领下,到达了今天的第一站——内义村。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实践队员参观了当地已有几百年历史的戏台,以及拥有六百余年历史的老榆树。它们仿佛在向实践队员诉说着内义村古老悠久的历史。在与当地老人的交谈中,实践队员了解到内义村因为其村落形状像个椅子且为盆地结构,因而起名为内义村。村落大多以孙姓为主。

  在村落附近的山上有一座奶奶庙,村民大多来这里求子,为村落祈福。每年四月初四会举办庙会,庙会的主要形式有吹唢呐、唱跑腿秧歌等。另外据村中的老人讲述,村中曾有一座大寺庙,每天庙内鸣钟五次用以划分一天的时间,在土改之后,庙宇被毁。

  此外在村落东西各有一座阁楼相互呼应,每个阁楼上各有两座佛像——文昌爷和魁星爷,期间被毁。实践队员还了解到,在抗战期间,村里组织有民兵队,用破坏电路铁路的方式来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值得一提的是,民兵队两名成员曾为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下午三点,实践队员抵达第二站——松庄村,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参观了当地的古庙以及古建筑,感受到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这一天的走访调查,实践队员了解到每个古村落特有的传统文化,体会到了我们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并更加激励我们不断向前!

  在我省扶贫攻坚政策的指导下,武乡县人民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新兴文化产业,走属于自己的文化旅游发展路线。武乡县作为老区,以抗战红色旅游为文化发展的重点,但各个村落也在根据自己的村落发展,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如以古文化发展为主导兼具生态旅游发展的王白烟村。

  7月8日下午,武乡社会实践队第二组成员深入丰州镇王白烟村进行调研。首先,我们从和村支书的交谈中了解到,王白烟村是一个有着960余口人的大村落,村内总体占地面积约1800亩。王白烟村下设六个自然村,以王白烟村为村,其余村落均为村委会等机构。随后,我们继续深入王白烟村,随处可见的绿树成荫,自然环境优美,村间道路两旁四处可见核桃树,梅杏树等。

  在于村支书的交流中我们得知,王白烟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发展生态旅游与古文化,其中较为典型的自然村便是魏庄。魏庄距离丰州镇较近,交通便利,村附近有高速公路经过。并且,魏庄村口也有红色旅游专线经过,魏庄处在一个丰州镇旅游人流量与高速汽车流动的要塞,在发展旅游经济上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王白烟村魏庄村内有大面积保存较为完好的窑洞,且村内也有乾隆年间的杜氏名人事迹,另外还有保存较为完好的举人古文化遗址,并有“公鸡不叫母鸡叫,一屋出了两举人”。王白烟村除了可大力古文化旅游经济外,还可以修缮村内保存较为完好的窑洞,以发展特色农家乐住宿等。

  除此之外,王白烟村还可以利用当地交通便利的条件,发展特色农家乐,在村内种植一些特色农产品采摘园等,例如种植草莓,梅杏,葡萄等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产品,既可以满足当地脱贫攻坚的需求,还可以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发展文化旅游经济,就是要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旅游特色,树立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这样才能在武乡红色旅游文化的大背景下,树立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在武乡县率先实现脱贫攻坚。

  古有17庙,现存四座。分别为三圣宫、圣母庙、元音老人舍利塔、文昌塔。在村主干道的尽头,矗立着你一座雄伟的古庙,古庙名为“”宣圣宫”,“宣圣宫”供奉着孔老圣人及七十二贤人,保佑着全村人学业顺利,事业有成。“圣母庙”上供奉着山圣母及送子爷爷,保佑着全村人平平安安多子多福,圣母庙已有600年历史。“元音老人舍利塔”位于“圣母庙”下方,现住有一名和尚,庙宇保存完整。“文昌塔”保佑事业。涌泉佛教道教文化盛行,完美交融。

  来到涌泉深刻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是感受到人们对佛家道家的宣扬与信服,每年三月初一更是举办盛大集会来感谢各位审对世人的保佑。

  这是张伟第一次来岩庄,自己所见所感后所写。7号早上我们从乡政府溜达着就到了岩庄,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开始了在这个小村子的“探秘之旅”。

  岩庄村始于北宋980年前后,约在1000年崔姓一族前来,由于村下及两侧有巨石,东又有一高土丘,所以整个村庄酷似一只卧北朝东的凤凰,两侧石为翅,黄土丘为头。这样坐在上面背后又有虎头山,高高在上,同时又取崔字上部山字,故立名为岩庄村。全村有40多户,170多人,跟乡里别的村庄一样,村要靠养殖业为生,全村加起来有800多头牛,因而岩庄也被称为乡里的黄牛养殖第一村。

  岩庄村文人荟萃,历年来,生员、秀才代代都有,文艺爱好者更是多不胜举,而这,村里人都归功于“文昌阁”。我本来以为文昌阁是一座阁楼,但是它其实只是一个拱门。支书说它是村里的门户,从这里走出来的人,象征着会金榜题名,我们几个也走了一遭,沾一沾这文昌阁的喜气。文昌阁上方的房子已经倒塌,而门洞上方的“福瑞”二字还历历在目,清晰可见。最近文昌阁正在翻修,如果有机会的话,下次一定来看看焕然一新的文昌阁。

  最近走访的这几个村子,都有人养牛,但是岩庄村养牛的规模着实是别的村所不能比拟的。这一点从村口的刻字上就可以看出。全村养牛的多为散户,加起来共有八百多头牛,冬天在圈里喂饲料,别的季节都在山上放养。以前从没和牛打过交道的我,从来都不知道牛的智商之高。今天怕是我又要感慨一句:买牛,也到分水岭。

  岩庄是分水岭乡庙宇最多的一个村,这边有关帝庙、菩萨庙、龙王庙等七八个庙宇,不过大都已经遭到破坏,留下来的只有菩萨庙了。菩萨庙两旁杂草丛生,掩映着两座破败的屋子,因为年久失修塌漏了不少。而在窗口旁我们发现了一块记事的石碑,从上面我们了解到了这座庙的修建年代:嘉庆二十五年春二十九日建。在另一个窗口旁则发现了旧香炉,在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型图案。

  离开菩萨庙后,我们去了村里最大的土楼,听闻这是当年大财主居住的地方,在上面还刻着“高举思想伟大红旗前进”字样,据说是是文化大时期留下来的。而在土楼的柱子和窗沿上都刻着精致的花纹,傍在木制的窗柩上如虎添翼。

  下午的时候,村里的李叔带我们上山去寻找碾槽沿,听说那是比磨盘更早的农具。刚出发没一会儿,我们就被李叔的耐力折服了:李叔的脚力好、步子稳,一路走着上山连气儿都不带喘的;而我们上山的时候已经气喘吁吁了。

  经交谈后我们才知道李叔已经六十四岁了,年轻的时候经常上山干活,练就了一身的好体力。活跃的李叔还在路旁给我们采野花、摘杏儿吃。

  等到了山上的时候,荆棘枝和榆树堆满了山坡,按照之前记得地点,应该在榆树下的一片地里,上面是一层整齐的石砌。不过在目的地附近找了将近四个小时,都未曾发现碾槽沿,眼看着天色渐暗,我们只能无奈下山。

  在上山之前就听李叔和崔叔一直说起在碾槽沿对面的沟里有一条很长的官道,那条道很宽,路的两旁立着高高的石柱子,李叔说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我们很是好奇,就问叔“是不是平常电视里边的所说的官道呢?”崔叔说“那还真不一样,有老人说这官道是有一个在平遥当官的人为了往来抬轿走的方便于是就修了这条路。还有人说,是为了他老婆回娘家方便而修的,所以称之为官道。”我们很是感叹,这当官儿的挺会享受,在山里发动大量劳力为他修路。崔叔告诉我们其实方便了不仅仅是那当官的,还有附近的百姓,也算是造福一方百姓了吧!

  这一天,我们经历着情绪的起起伏伏,从初到岩庄的兴高采烈,到惊讶惊奇惊叹,再跌落谷底。这一天收获很多,我们有幸看到嘉庆年代的菩萨庙,虽然早已破败不堪,但仍有一块儿石碑保存完好,让我们可以了解它所经历的沧桑变化;拜访了大财主家的土楼,门窗雕花工艺精湛,我们也为老一辈人的智慧而惊叹;参观了崔叔家的黄牛养殖场,崔叔耐心地给我们讲解着我们的问题,让我们更加了解许多关于黄牛养殖方面的知识。只是遗憾的是那个最古老的碾槽沿我们与它有缘无分。不过,这更说明了对于古文化的保存迫在眉睫,如果不加以保护,就像岩庄“怪人”李彬在岩庄地名志中所写的那样:现在不记历史的存在,将来也不会知道现在!

  这一个礼拜以来,一步步走过分水岭的各个村庄,感悟这些远离大城市的古老文化,越发觉得喜欢这里,喜欢这里的蓝天,空气,老乡还有浓厚的历史感。

  8号我们来到了窑儿头村,这个被国道隔成东西两半的移民小村,村里一共53户,129口人,村的深处还有河底和小河洼两个自然村。在这个人均只有一亩地的小村落,也是靠养牛为生,但是规模却远远不及岩庄。我们问支书有没有想过发展一下集体经济,支书说有想过,打算搞一个山猪养殖,带着全村人一起挣钱。

  李爷爷今年79岁了,是村里年龄最大的人,因为窑儿头是一个移民村,我们问了李爷爷一些村里的故事以后,便跟着李爷爷出来了。

  从村支书家里出来后,李爷爷便说要带着我们沿着208国道去看当年日本人修的铁路以及山洞。在李爷爷的带领下我们左拐右拐的穿过了遍地的荆棘到了目的地。爷爷指着前面的谷地告诉我们,这儿以前是个隧道,不过现在年久失修,几场大雨之后便塌了,大石堵住了洞口。我们顺着爷爷手指的方向依稀还能看出洞口的轮廓,那个地方很宽阔两旁的岩壁很平整。爷爷说,当年日本人用着咱们的劳力和石材用了八个月完工。我们在感慨当年效率之高的同时,也十分同情当年受苦受累的老一辈人。

  之后爷爷便要带着我们去旧村遗址看看,在路上爷爷指着旁边的玉米地说,那在古代叫接官亭,每个当官的骑马路过都要下马步行向前因此得名,不过现在都修了路,看不出来了。到达旧村前,爷爷很开心的一直给我们讲着他以前的故事,可以看出来爷爷一直热爱着这片土地。他告诉我们,在他八岁的时候日本人投降退出了中国,我们一想那爷爷不就是一出生就生活在了日本人的魔爪之下么,媛媛扶着爷爷说:“那段日子一定很苦吧。”爷爷说,那段日子,他的父母带着他在山里东躲,大家都很害怕不知道这种日子到底啥时候才是头。看的出来,虽然爷爷那时候还小,但对他的童年和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到了村里后,爷爷先带我们去看了村支书跟我们谈起的建桥石碑,一共两座,其中一座的表层已经脱落,另一座的上半部分也被人打断。但在我们的仔细辨认下还是大概猜测出了这座碑的年代,在断碑的底部可以模糊的看到同治七年的字样,所以我们估计这个村以及这座桥或许就是那个时候建立的吧。之后爷爷带我们去了娘娘庙的旧址,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残垣断壁,一点都看不出来庙的模样,爷爷惋惜地说,当年日本人实行“三光”政策,把这些全都破坏了,只剩下这些了。

  站在这些断壁上,爷爷指着远方的新村告诉我们,那个地方以前是日本人的炮楼,但是那里边只住着一个日本人,其他的都是汉奸。我们问爷爷,那日本人长得啥样呀。爷爷想了下告诉我们,跟现在电视里的差不多。爷爷还说,那时候每年的正月十五日本人都会把村里的人聚到一起,给大人们发些日用的东西,给小孩子们发糖吃。郑治昱问爷爷,只有一个日本人在炮楼里,为啥大家不反抗呢。爷爷说,那时候不敢呀,大家伙儿都给吓怕了。确实,那个年代的人真的很不容易,媛媛和光敏不禁感叹到现在的生活真好。爷爷接着开心地说,是啊,还是和平年代好啊!随后,爷爷便带着我们顺着国道回到了村支书家里。

  下午的时候,在李爷爷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当地村民口中的龙王庙,因为窑儿头村气候干旱,所以这座庙主要用于祈求雨水,使庄稼收成能好一点。现在的龙王庙已经坍塌得不像样,但是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墙上残存的龙王。在庙中我们发现了一块石碑,石碑上有刻字,我们和李爷爷,还有几个当地村民用木棍将这块石碑撬了起来,用水冲洗石碑,仔细观察上面的刻字。但是刻字都是人名以及捐款钱数,说明这块碑是块功德碑。我们进一步冲洗这块石碑,想要找到上面是否有该石碑的铸造时期。但是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冲洗以及观察,还是没有找到这块碑的时期。听李爷爷说在这座庙的两边还分别有两座庙,可能有石碑年代记载的在其他庙宇里,遗憾的是其他两座庙宇已经完全坍塌,因此其他的石碑也很难被找到了。

  在对窑儿头村为期一天的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该村是分水岭乡一个较小的村,人口比较少,它和分水岭乡其他村落的大致情况基本相似,种植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发展受限,主要种植玉米和马铃薯。以养牛为主,人均两头牛。该地受抗日时期的影响较大,在当地老人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残存的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修筑的铁路。也找到了一座龙王庙,在庙中发现了一块石碑,我们和当地村民经过近三个小时研究石碑上文字,但是该石碑的铸造日期还是无从考证,这也是一个遗憾吧。

  7月8日,是我们武乡社会实践团第十组到上司乡的第七天,我们将今天的行程分为两个部分:上午前往小店村寻觅老焦爷的庙址,下午奔赴张庄村探寻八音会的盛况。我们一路的行程都有当地了解历史的人员陪同,为我们讲解本村的风土人情,解释了当地文化形成的原因,一路上我们受到的触动很大。

  首先我们在小店村会计的陪同下来到了老焦爷的庙址,又称店渠庙。唐以来称店子渠,位于岭头与小店之间的沟壑底,环绕庙周围,有清澈的泉水四季长流,是老焦爷第一个的道场。庙内供奉着老焦爷塑像。传说店渠庙风水极好,附近72道山梁,道道回头包围店渠庙,当地人叫“72道回头山”。期间,店渠庙原貌被破坏,现在建筑为后人修建。每年七月初五是老焦爷的生日,村民们烧香许愿前来祭拜。

  在焦爷庙的旁边有一口焦爷井(八角井):一年四季井水不断,有上千的历史,传说是老焦爷吃水的地方。这里的井水甘甜,据说吃了以后,力气会特别大。每到天旱无雨的时候,百姓都要到焦爷井举隆重的行祈雨仪式,扫井台,淘井水,每次仪式后,必然天降甘霖,灵验无比。后人将井口修缮为八角状,因此得名八角井。

  此外还有功德碑和焦爷洞,由于历史久远,均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如今通过村民集资对其重修。我们一边仔细观察文物古迹的遗址,一边认真倾听当地人的有关老焦爷的传说和这片土地的历史变迁。

  下午,我们来到了张庄村寻觅该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八音会。本以为会有一场视听盛宴,结果到了村里才了解到八音会已经有七八年没有演出了。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源于农村青壮年流向城市。原来,八音会是由8个十几岁的女孩儿踩在高跷上一边做舞蹈动作,一边伴随着民间音乐唱歌,一般在正月十五闹元宵这一天演出。

  今天一路的行程给予我们很大的感触与震撼:因为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的短缺,一些古建筑在如今高速发展的时代,渐渐堙没;因为城镇化的快速前进,一些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后继无人。我们这次调研的意义或许正在于此,通过亲身经历,发现我们所不知道的那些古老的人物、传说、建筑、文化,进而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们,保护它们。

  乡村是文化的最佳沉淀基地,从村庄建筑的布局中可以挖掘出文化的特色与经典,所以我们对监漳村会仙观、真武神庙展开了深入调研。

  据会仙观文物管理员暴岳红介绍,我们了解到,会仙观创建于南宋末年,占地面积约1354平方米,最开始是窑洞,后经多次翻修、扩建有了现在的规模。新中国成立之后,时期把会仙观一度改成学校,供同学们学习。现在会仙观虽然仍然是全国十大宫观的第九大观,但是由于当初会仙观改造的比较严重,而且缺乏资金,现在会仙观未向公众开放。

  而会仙观旁300米左右的真武庙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监漳为县城,由于道教传播需要在此地建立了一个清修庙——即现在的真武庙。真武庙规模比会仙观小,但是现在仍有道士入驻。我们找到了真武庙的现任道长——赵道长。我们在跟赵道长沟通中了解到,这个庙属于道教中的正一派,在以全真派为主的北方不多见,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赵道长还告诉我们,中国的道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具有很深的渊源。现在愿意去深层次的去了解中国文化的人越来越少,他很可以跟我们这样的年轻人接触,向我们普及中国的传统道教文化。他告诉我们,他驻这个真武庙已经三年了,他在驻庙的过程中了解了很多当地的文化,例如会仙观与真武庙的渊源,五龙山与应感庙的渊源。

  走访真武庙与会仙观让我们渐渐明白,实践出真知,深入调查才能深入了解。而且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文化已经面临着断流的危险,我们的这种文化调研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现在传统文化的现状,我们的历史文物有些缺乏保护,甚至有些处于濒临丢失的状态。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去努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努力宣传,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2017年7月8日,在武乡县故城镇邵渠村党支部田俊强的带领下,武乡故城文化调研队一行5人,对邵渠村进行了走访调研。主要对该村的历史来源、文化历史及文物古迹进行了深入了解。

  上午10时,调研队首先来到了邵渠村党支部,邵渠村党支部田俊强向我们讲解了邵渠村的历史。南沟村位于武乡县南部25公里处,距政府驻地4公里,占地面积2700多亩,现有农户270多户,1000余人。靠近208国道,交通发达。随后在田的带领下,调研队就村落中的云寺、新农村、现代化企业、蔬菜大棚等进行了实地调研。

  云寺位于邵渠村中部,寺中保留有大量完整的壁画,以及最近出土大量建筑结构包括房梁、屋顶装饰、石牌楼等,还出土了大量石碑。根据石碑记载,最早可追溯到雍正三年。据村中长者介绍,村里最原始姓氏为田姓,由于一些原因流失。在云寺出土一块墓碑,墓主人是嘉庆年间清安管都司李秈道,由于村里大多数人姓李,由此可以推断在嘉庆年间大量的李姓人进入邵渠。如今云寺及村边一座小庙中壁画内容比较完整,由于庙宇年久失修,有一定的损坏,还需要相关部门引起重视,对该寺庙及其文物进行保护与考究。

  最近几年邵渠经济发展迅速,前几年村干部带头发展蔬菜大棚产业,成为故城镇唯一一个大棚规模化产业发展村,提高了村内经济收入及邵渠知名度,使大部分村民脱贫。现在村委会计划发展家居规模化产业,实现全村脱贫,扩大邵渠的知名度。

  经过一天的走访,我们感触颇多。邵渠的历史积淀让我们叹服,也让我们意识到,保护邵渠这样的古村庄,是当前的重中之重。积极寻找古村落,保护古文化迫在眉睫。同时邵渠近年来的变化也让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和邵渠村委的努力下,邵渠可以实现脱贫致富,走上小康之路。

  我们是武乡乡村文化调研实践队第六队(贾豁乡),在7月8日这一天,我们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来到了贾豁乡张家庄。目的在于调研张家庄的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物质文化遗产。

  在与村主任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张家庄村位于贾豁乡政府东部,距乡政府七公里,由张家庄,新庄,大烟三个自然村组成,全村178户,518人,区域面积四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07亩,林地500亩,荒山3000亩,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谷子,山药,旱地西红柿。

  主任给意味深长地说,近年来,村党支部在县乡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按照从严治党要求,立足“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总体思路,带领两委干部及广大党员群众,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致富能人在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党员干部作风明显改变,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农村产业发展初见成效,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村子里我们发现了一个很古老破旧的洞,询问当地村民后了解到这是一个砖窑。阿姨说:砖窑是指由多个烧砖的窑洞和一个巨大出烟烟囱组成。由多个烧砖的窑洞和一个巨大出烟烟囱组成。窑洞温度相当高,大约上千度。烧窑的主要位置为窑洞的上方,土砖的位置在窑洞内放置。烧窑的材料基本是煤。整个巨大烧窑工程烧窑师傅用2人,实行白天和晚上两班制度。老舍《骆驼祥子》十八:“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

  在村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发现了一个比较古老的碾子。村主任像我们介绍道,碾子主要是指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谷子、稻子等谷物脱壳或把米碾碎成碴子或面粉的石制工具。这种工具在电气化以前的中国农村很常见。但现在因为时代的快速发展已经很少用他了。村主任还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碾子的用法,并带我们尝试了一番。

  在本次的了解中,我们切身体会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现状,我们不仅收获了快乐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意识到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体验到了这里农民生活的疾苦。我们意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当地人民,在接下里的日子里,我们会努力做到更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