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休闲生活  影视

今年最好的国产片,怎么只有8988人看?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10-2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没想到,

第十届北影节展映电影开票当天,

最快售罄的影片是一部纪录片。

什么纪录片如此抢手——《掬水月在手》

前两天,这部电影在艺联专线上映了。

这意味着,想看它的人在家门口就能看到。

豆瓣8.2,今年迄今为止,国产院线片的最高分

评分不低,排片很少。

对电影的争议也不是没有。

有人说它七零八落、空洞虚假,只会堆砌无意义的空镜头。

有人说它是年度最美,电影的大量留白恰到好处,和传主的品质相得益彰。

一部纪录片而已,观众的分歧为何如此之大?

是它不值一看?还是互联网时代诗词已死?

01

《掬水月在手》的主角是叶嘉莹。

叶嘉莹是谁?

论头衔,不可谓不多。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 。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

别光看头衔,作为“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叶嘉莹可谓著作等身。

著有《唐宋词十七讲》《人间词话七讲》《清代名家词选讲》《迦陵论词丛稿》《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等讲演记录或文学研究。

除此之外,叶嘉莹本身就是一位古典诗人。

少年时开始写诗,用诗词咏怀,用诗词渡己。

不仅如此,叶嘉莹的一生堪称传奇。

叶嘉莹出生在北京察院胡同的一个四合院,身体里流淌着叶赫那拉的血液。

祖父是进士,父亲毕业于北大英文系,在航空署任职。

叶嘉莹初二那年,“七七事变”发生。

此后,叶嘉莹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一生。

18岁丧母,彼时她的父亲远在后方,她不得不担起照顾两个弟弟的责任。

24岁结婚,婚后随先生赵钟荪迁居到台湾,经历了“白色恐怖”。

“白色恐怖”结束后,赵钟荪性情大变,不再外出工作,对在台大当老师的妻子时常斥责。

为了养活全家,45岁的叶嘉莹从台湾搬家至加拿大,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命运并没有对年近半百的叶嘉莹仁慈。

47岁丧父,52岁丧女。

50岁回国探亲,因写长诗《祖国行》而被台湾当局封杀。

54岁申请回国教学,在南开大学任教至今。

2018年,叶嘉莹变卖自己在北京和天津的房产,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捐款1857万。

设立迦陵基金(叶嘉莹号“迦陵”),支持传统文化研究。

2019年,叶嘉莹再捐1711万,至此,她累计捐款了3568万

纵观叶嘉莹的一生,我们可以发现,

要想在两个小时内拍透叶嘉莹,难。

要想把传奇还原成生活,把神还原成人,难上加难。

02

在众多的讲述方式中,

《掬水月在手》选择了最不讨喜的一种。

什么意思?

它不是按叶嘉莹从小到大的成长顺序讲的,也不是按叶嘉莹生命中大事件的发生顺序讲的。

它是怎么讲的呢?

按院落结构从外到内讲的。

电影共有六章:大门、脉房、内院、庭院、西厢房、(无题)。

这既是在一步步走进叶嘉莹小时候在北京的家,

也是在一步步走进叶嘉莹的内心深处。

最后 一章没有标题,既代表着欲言又止的人生,也代表着淡而化之的痛苦。

再没有什么,比欲言又止的“无言”更无可奈何。

电影开始不多久,我们听到的是叶嘉莹的吟诵:

“ 花前思乳字,更谁与,话生平。怅卅载天涯,梦中常忆,青盖亭亭……”

这首叶嘉莹自己作的词就像电影的引子,引出了她的许多故事。

在老北京的旧影像里,在黑白老照片里,

我们听她和她的朋友、学生讲述着她的人生故事。

这些具体的事件把叶嘉莹从被人敬仰的“神”还原成了一个生动鲜活的“人”。

我们会为顾随和叶嘉莹的师生情谊所感动。

叶嘉莹大二那年开始上顾随的课。

顾随随地触发、见物起兴、不拘一格的讲课方式深深影响了叶嘉莹。

叶嘉莹说到,自己大二时写的诗老师还会微改,到大三大四时老师就一字都不改了。

变成什么了呢?

互相唱和。

叶嘉莹写几首诗,顾随就和回来几首诗。

有一次,顾随写了两句“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 ”。

叶嘉莹用老师这两句写下了《踏莎行·烛短宵长》。

几十年后,顾随用这句话和了一阙《踏莎行》。

纪录片里,男声和女声同时吟哦这两首词,颇有蓝鲸隔海传音之感。

去台湾时,以为自己很快就会回来的叶嘉莹,带的行李少之又少。

她带了什么呢?

上大学时记的老师的笔记。

她说,衣服丢了还可以再买,老师的笔记却是买不到的。

谁知,这一去就是整整25年。

1974年,叶嘉莹被批准回国探亲,此时顾随已经去世。

没能见恩师最后一面成了叶嘉莹最大的遗憾。

我们会为叶嘉莹淡淡讲述的人生过往而心疼。

叶嘉莹的一生,印证了王国维的“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生大女儿前,叶嘉莹的羊水破了,丈夫赵钟荪不管不问不在身边。

叶嘉莹从黎明坐到天黑,等到了赵钟荪的姐姐,直到此时叶嘉莹才被送到了医院,得到了救治。

叶嘉莹说起这件差点一尸两命的事,“我真的痛得要死了”。

对于自己所遭受的痛苦,叶嘉莹总是选择淡而化之。

朋友说,提到赵钟荪,叶嘉莹只有淡淡的一句,

“哎呀,赵钟荪这个人”。

朋友说,丧女后没几天,叶嘉莹就去上班了,见到同事,眼圈一红,就过去了。

是她不痛苦或者太冷漠吗?

不是。

看看叶嘉莹写的多首《哭女诗》就知道这件事对她的打击有多大。

“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

朋友说,

“怎么化啊一个人。难道我们古代的人也是这样吗?

所以什么是君子。”

经历战乱、颠沛流离、婚姻不幸、丧母、丧父、丧女……

人生的苦难都被叶嘉莹遇上了,但她从不把苦难当做谈资。

她说及这些事的语气越淡然,我们作为观众越觉得难过。

虽然历经忧患,虽然“意暖神寒”,叶嘉莹也不失可爱的一面。

采访时,她不无得意地说起自己的发量。

“前几天跌了一跤,头上肿了一个大包,不然还要多一点呢。”

在加拿大的家中,她和邻家老奶奶无异。

和朋友们偶尔争论,跟朋友们去遛弯,说着要把收拾出来不要的书送人或者扔掉。

拍摄之初,拍摄团队对叶嘉莹说,

“我们想好好帮您拍。就像我们当时拍周梦蝶周先生一样,我们大概花了一年的时间。”

叶嘉莹笑着说,

“你们得要抓紧快,我这一年,谁知道我活到哪天呢?”

正是在这些大大小小的事件中,在这些人生的可说与不可说中,

我们得以走进叶嘉莹的内心,感受到她珍贵的品格。

03

说起《掬水月在手》,

就不得不提导演陈传兴拍摄的“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

《掬水月在手》和以周梦蝶为主题的《化城再来人》、以郑愁予为主题的《如雾起时》同属于“诗的三部曲”。

和接地气的《化城再来人》不同,《掬水月在手》在气质上和《如雾起时》接近。

它们都是用诗歌的形式去讲述诗人,看似散乱,实则自有章法和深意。

《掬水月在手》中,在叶嘉莹的自述和他人的讲述之外,

夹杂着叶嘉莹的诗词吟诵,叶嘉莹对诗词的理解,以及大量山水、碑文、笔画、石窟等空镜。

正是这些大量的空镜,成了引发争议的源头。

为什么拍这么多空镜?

这些空镜真的毫无意义吗?

陈传兴的两句话或许可以作为解答:

“在叶先生一个人身上,是中国完整的古典诗词大历史的一个个展开。

用个简单的比喻,好像整个的诗词历史透过她映现出来,她像一个回响(echo)。”

什么意思?

用席慕蓉的话说就是,

“她(叶嘉莹)是诗本身。”

诗要怎么拍?古典诗词大历史要怎么拍?

那些与叶嘉莹看似无关的器物景致,

就像是比兴的手法,映照着她不同时期的不同心境。

它们如此之美,已经成为了超越时间的存在。

细细想来,叶嘉莹给人的感觉何尝不是如此?

在略带寒意的风景里,在古老优美的器物里,在叶先生的曼声吟哦里,

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了诗词,也走近了叶先生。

风吹过叶子发出的不同声响,

田田荷叶中的一枝荷花在风中摇曳,

白茫茫一片怎么也不停的大雪,

在雪中也神态自若的孤寂佛像,

可以是对叶嘉莹心境的隐喻,可以是一首诗词,也可以是一种人生境界。

空镜多了,深入的讲述自然就少了。

有人觉得它没有拍出叶嘉莹的苦难和传奇,

有人觉得它没有拍出叶嘉莹之所以有如此成就的原因。

事实上,只想看到苦难传奇,只想看到功名成就,也是一种“肤浅”。

毕竟,叶嘉莹对自己的苦难并不多言,对自己的荣誉也淡然置之,电影又何必拍得苦大仇深?

毕竟,叶嘉莹对诗词的赏析,从不囿于纯学术研究,而是以“兴发感动的生命”去品评诗人及诗词。

纪录片用诗词的含蓄写意讲述叶嘉莹,用“兴发感动说”坦诚感受叶嘉莹。

不讨喜,但妙极。

“掬水月在手”一句出自于良史的《春山夜月》。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不论是水月还是花香,都是不可名状、难以捕捉的美好。

这种无法解释究竟是怎么个好法的美好,正是诗词的魅力所在。

《掬水月在手》就像水月花香,就像唐诗宋词。

我们不能用理性去分析它,

只能沉浸其中去感受美和诗意,以及美好背后复杂难言的人生况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海上大风黄色预警
  • 编辑:刘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