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生活  两性

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成立 为政府服务残疾人“打分”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3-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新网上海12月3日电 (记者 陈静)3日,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成立。当日,该研究中心首次发布了上海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外部评估成果,对上海市政府的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一次客观全面的“打分”。

  据此,上海市17个区县均实现了“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根据评估结果,上海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残疾人康复服务可及性增强,各类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同时,政府对康复服务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全社会关爱残疾人的氛围也在慢慢形成。

  残疾作为一项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是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风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人类面临的残疾风险将不断增多。残疾的普遍性与严重性亟需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世界残疾报告》建议“各国应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调整行动计划”,例如为残疾人建立足够多的组织、为其投资具体的项目和服务、加强残疾数据的开发、支持残疾问题研究等。

  复旦大学方面表示,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全面、多元的智库支持,并立足于中国残疾预防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具有前瞻性地提出系列政策建议,解决重大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等问题,有效推动与残疾问题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为中国残疾问题治理提供决策支持。

  当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贾勇、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书记金放、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袁正宏应邀出席成立仪式并先后致辞。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吕军告诉记者,研究中心希望能构建起一个围绕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的社会调查体系,每年在上海调查5000户残疾人家庭,了解其基本健康状况、接受康复服务的情况、对康复服务的需求以及建议等。研究中心将对这5000户家庭进行一年一度的追踪调查,每年发布一份调查报告,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吕军透露,调查将从明年开始正式实施。

  吕军说,该中心将致力于把上海关于残疾人康复服务的一些成熟的管理和服务经验总结出来做出一份具有操作性的指南,推广到上海市周边地区乃至全国。

  据透露,目前,研究中心已协助中国残联在政府购买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方面完成了三项标准的制定,包括提供服务机构的准入标准、服务标准以及评估标准。

  据悉,上海市成为了国内第一个颁布“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省市。复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的4名老师和20多名研究生投入了这次外部评估,前后花费约一年时间,最终完成了报告。

  报告显示,上海市残疾人健康体检的服务范围正在不断扩大。截止到2014年,已经完成的残疾人体检服务达到近60万人次。其中,检出率排在前三位的疾病依次是高血压、脂肪肝和眼底动脉硬化。政府针对各辅助器具服务项目的财政资金投入由2005年的347.79万元增长至2014年的9618万元。辅具产品种类由2005年的60种增至2014年的727种。

  根据报告,为满足残疾儿童多元化的康复需求,有关听力、视力、肢体、智力和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项目逐年增多,康复服务救助对象年龄扩大到16岁。此外,服务于精神残疾人的“阳光心园”项目和服务于脊髓损伤者的“中途之家”项目也都稳定发展,注册人数逐年增加。报告还显示,自2004年上海市开始探索养护机构以来,到今年,实际提供残疾人养护服务的机构已经达到368个,养护残疾人数从2004年的366名升至今年的5821名,其中社会办医有197家,数量最多,占到53%。

  在报告中,研究中心还对上海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建议,包括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动态的个体数据库,实时动态的反映残疾人应该享有的服务、已得到的服务和康复服务的效果评价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