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生活  健康

京东健康在医疗健康赛道超越阿里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4-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日前,京东旗下“第三只独角兽”公司京东健康在联交所提交招股书,计划在港股上市,具体上市时间及募资金额将根据市场情况再行决定。根据初版招股书,公司上市保荐人为美国银行证券、海通国际及UBS瑞银集团。京东集团现持股 81.04%。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88亿元,同比增长76%,扣除股份支付开支、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等,实现调整后盈利3.71亿元,同比增长46%。公司线名第三方商家,全渠道服务覆盖超200座城市,平台年活跃用户超7250万,2020年上半年,京东健康的日均在线万人次,累计服务用户超1.5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按2019年收入计,京东健康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医疗健康平台及最大的在线零售药房,相比阿里健康及中国好医生,京东健康也早已实现盈利,2017-2019年经调整后净利润分别达到2.09亿、2.48亿及3.44亿元,而阿里健康2018财年、2019财年经调整后盈利1.22亿、2.61亿元,比较来看,在当前医药健康赛道初期,无论从行业规模还是从盈利水平上,京东健康都可以算作是行业第一,公司上市后估值超越阿里健康似乎指日可待。而根据媒体消息,京东健康B轮融资投后估值就达到300亿美元,而阿里健康最新估值约366亿美元,平安好医生约136亿美元,可以期待:京东健康上市后估值超越阿里健康,京东实现在医疗健康领域反超阿里。

  追溯历史,京东医疗健康业务自2014年2月从京东集团独立运营,并开始试水保健品零售等非药品类零售服务,2016年公司引入第三方线上药房,同时根据自身的自营优势,成立京东大药房,大力发展医药自营业务,这为公司在医药零售领域大力扩张确定了方向,以医药电商起步向医药健康领域大步前进。2017 年 7 月及 8 月,公司分别与江苏省泰州市政府及江苏省宿迁市政府订立「健康泰州」战略合作协议及「健康宿迁」战略合作协议,旨在两地开展在线预约挂号、处方流转,医保电商平台购买和配送等全流程就医服务。同年 12 月,公司开展线上问诊服务。京东健康开始全面向医药健康领域覆盖,打造医药健康的生态圈。

  公司于 2018 年 11 月 30 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获豁免有限公司,并作为当前业务(主要包括零售药房业务及互联网医院业务)的控股公司。2019年1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药接入京东互联网医院,当期居民可以在京东上绑定医保卡在线问诊、买药,据此,京东实现了全国首次互联网医院与公立医院的一体化合作,也完成了全国第一笔医保购药交易,此后,这一模式又拓展到天津南开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

  2019 年 5 月,京东集团一季报披露京东健康将作为独立公司进行运营。公司分别于 2019 年 11 月与 2020 年 8 月与同一批三方投资者完成不可赎回的 A 轮和 B 轮优先股融资,两次筹集的融资总额均超 900 万美元,其中高瓴资本参与第二轮融资,且京东健康投后估值预计达300亿美元。

  从商业模式上看,公司是从医药零售起步,但是并不局限于做医药电商,而是谋求医疗健康全领域覆盖,致力于建设一个完整、全面的“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生态,提供各式各样优质的医药和健康产品覆盖国民健康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通过强大的履约能力及时安全地送达千家万户,同时为用户提供全面完整的健康与医疗服务,以满足用户于健康产品及服务领域各个方面的需求。同时,持续投资供应链及科技,成为医疗产业链数字化改造的领跑者,致力赋能全产业链的参与者。公司使命是成为国民首席健康管家。

  对于用户,公司可以提供优质可靠的产品、综合的在线医疗健康服务,包括在线问诊、处方续签、家庭医生等,还包括消费医疗服务,如体检、医美、口腔医疗等。同时通过公司接入的专家系统对接优质的专家资源,得到专家的医疗服务,并与线下医疗机构合作,实现线上问诊、线下看病的无缝诊疗体验。

  而对于药企、医疗健康产品供应商和药房,公司可以为之触达广泛的用户,增加销售和提高用户管理,提供全面针对医生、用户或药企的营销服务,还可以反向定制,将下游海量用户的数据和偏好进行分析,与药企及医疗健康产品供应商进行深度合作,为其输出定制商品的建议和意见,加强用户满意度。

  而对于医院和医生,公司为医疗机构客户提供多种组件化、智能化产品方案以适应他们的不同需求,能够为西医、中医、综合医疗健康系统和互联网医院等多种场景提供定制化的数字解决方案,从而节省建设成本、提高产能效率并延展医疗服务范围与能力。而对于医生,能够为医生提供高效的工具和资源,使得医生可以开展患者管理、学术和临床研究。除了有吸引力的报酬,公司平台也帮助医生增进专业技能,营造良好的声誉和个人品牌来协助医生在平台上进行长期可持续性的职业发展。

  从收入结构上看,公司业务主要分为商品和服务收入,其中,商品收入2019年达到94.35亿元,收入占比达到87%,而服务收入达到14.07亿元,占比达到13%。从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数据看,商品收入占比在87%以上,占据绝大部分收入,医药电商仍是公司的主要“定义”。对比阿里健康来看,2019财年阿里健康自营+平台电商收入占比达96.5%,其他收入占比不到5%。而根据京东健康招股书,服务收入主要包括从超9000家第三方商家收取的佣金和服务费,并没有公布在线问诊等医疗服务方面的收入明细,但可以预料自营+平台收入占比与阿里健康差距不大。

  零售业务方面,公司的零售药房业务通过自营、在线平台和全渠道布局三种模式运营,其中,公司主要通过京东大药房经营自营业务,在线平台通过单独合同条款按销售额比例收取佣金和平台使用费;全渠道布局业务根据销售额向参与全渠道布局的药店收取佣金。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与京东集团合作,利用其遍布全国的配送基础设施网络,包括11个药品仓库和超过230个其他仓库。公司的在线平台利用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庞大且不断增长的用户群以及专有技术平台,提供更为丰富的产品品类,与京东大药房形成良性互补、发挥优势。截至2020年6月30日,在线家第三方商家。公司的全渠道布局满足用户紧急性用药需求,按需求为用户提供当日达、次日达、30分钟、7*24快速送达服务。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的全渠道布局覆盖了超过200个城市。通过构建上述完整的在线线下、全场景零售及与医院的全方位合作,公司可以满足用户「重、急、慢」等各类医疗健康场景下不同的需求。于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以及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十二个月,公司年活跃用户分别为43.9百万、50.5百万、56.1百万及72.5百万,增长率分别为 15.03%、11.09%及 29.23%。

  在线医疗健康业务方面,在线医疗健康服务主要包括互联网医院服务,即通过自有或外部医生提供在线问诊和处方续签、慢性病管理和家庭医生服务。公司盈利模式为根据外部医生收取的费用收取手续费和聘用自有医生为其提供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和消费医疗健康服务,即用户在平台预约及购买包括体检、医学美容、口腔齿科、疫苗预约和基因测试等服务。公司合作方一般为第三方医疗健康服务供应商合作。

  截至 2020年 9 月 20 日,公司与知名专家合作共建了 16 个专科中心,实施教育培训计划,吸引更多医生及专家加入,此外,平台也吸引了数万名外部医生注册,在业余时间提供服务,目前公司拥有 65,000 多名自有和外部医生。2020 年上半年,平台日均在线 月,公司推出了「京东家医」品牌的家庭医生服务,提供各种面向家庭的健康管理组合。

  另外,公司也在高速地拓展消费医疗健康服务。通过与公司合作的线下消费医疗健康机构,用户可在公司平台进行预约并支付服务开支,接受体检服务、医学美容、口腔齿科和疫苗预约等服务。在COVID-19期间,公司是中国第一家提供在线核酸检测预约服务的公司。

  在定价方面,公司致力于提升自己的价格竞争力。公司能够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来吸引和留住用户,公司通常与供应商协商价格,使产品价格与其他渠道零售商的价格相当或更低。为了鼓励重复购买,公司为购买者提供了多种购买选项和销售,例如优惠券套餐和月度订购(针对慢性病)。此外,公司采用各种营销计划和促销活动,如折扣和免费送货促销,还定期参加京东集团组织的促销活动,以吸引用户。根据招股书,公司的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从 2018 年的人民币 391.8 百万元增加 90.4%至 2019 年的人民币 746.0 百万元,2020年上半年达到544百万元,同比增长111%,预计随着业务推广,销售支出还将保持高位增长。与阿里健康比较来看,公司销售支出与阿里健康相当,但是占收入比例更低,说明公司营销能够带来更多的销售收入(阿里健康数据为2019财年,及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

  从行业来看,根据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2019年的医疗健康支出总额排名位居全球第二,2019年达到人民币65,200亿元,预计到2024年及2030年将分别达到人民币106,200亿元及人民币176,160亿元,2019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3%,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8.8%。而随着处方外流等驱动,院外药品销售迅速增长,在线年期间,院外医药市场以复合年增长率10.8%扩张,同时在线%,线上渗透率不断提升。

  而大健康市场是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的重要部分,包括:(i)药品零售;(ii)非药健康产品零售;(iii)医疗健康服务;(iv)消费医疗健康服务;及(v)医疗健康基础设施。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9年中国大健康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人民币81,310亿元,预计2030年将增至人民币217,7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4%。

  而大健康市场数字化进程仍处于初级阶段,2019年,中国仅有2.4%的药品通过院外在线年,就中国门诊量而言,在线年,中国大健康市场的数字化比例占中国医疗健康支出总额的3.3%,而院外药品销售中仅7.6%的药品通过在线%的医疗器械通过在线分销。而对比实物商品线%的渗透率,在线健康业务发展空间广阔,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5年数字大健康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

  鉴于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目前药品销售收入占比在总收入8成以上,目前销售收入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是增长的主要动力,药品零售行业增长对公司增长也至关重要。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处方外流是药品院外零售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19年处方外流线%,而线上销售规模增速远高于线%,而同期院外渠道线下销量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3.2%,线上销售仍将保持高速增长,2019年规模为390亿元,同比增长30%。除处方外流驱动外,非处方药、医疗器械等也将贡献较大增量,2019年在线年京东健康医药零售收入为94.3亿元,阿里健康为93.0亿元,占比分别为9.0%,8.9%。

  公司主要的竞争者为阿里健康和平安好医生,从规模和运营战略上看,阿里健康可以作为公司的对比对象,且阿里健康已在香港上市,市值约366亿美元,而京东健康经过B轮融资后估值达到300亿美元,公司港股估值似乎有更高空间。而从相对估值上看,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收入基本相当,调整后盈利京东健康明显占优,所以从P/S,还是从P/E(调整后盈利)来看,公司港股上市后市值将可能超过阿里健康,按照P/S相同来看,京东健康估值为3246亿港币(阿里健康市值2879亿港币)。另外,从毛利率上看,阿里健康的毛利率处于下滑趋势,而京东健康的毛利率在不断改善,2019年毛利率为25.9%超过阿里健康的23.2%,表现了更优越的发展趋势,公司值得更高的估值。而从绝对空间来看,2025年大健康数字化市场有望达到1.5万亿,按照目前公司在在线%的占有率估算,公司收入规模也能达到1350亿元,潜在市值只会更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