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美容美发

北京学习美容美发中国历代美容·美发·美饰辞典》序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8-2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苗族、藏族衣着饰品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中国历代美容美发美饰辞典》序

美容、美发、美饰,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多样性,及其独特的民俗性和民族性,表现出深邃的文化观念和丰厚的美学价值,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象征。从中可清晰看出古今审美演变、传承的某些规律,这对探求当今美容、美发、美饰的时尚趋势和内在动因,会有所获益和。

傈僳族兽牙骨签串珠头饰

作者简介

藏族镶珠银挂饰

发式名目繁多,有迎春髻、四起大髻、如意髻、髻等等;少数民族发式有独角牛、燕人头、天、苗族大髻和凤凰三点头等;佛道发式有头、头、无极髻、太极髻、两仪结、卯酉结和子午结等;儿童发式有丫角、三搭头、五搭头百岁毛、冲天炮等。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我国、新疆和四川等地,发现大量岩画,年代约在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岩画上绘有种种人面蓬发的形象,是最原始的一种发式。青海大通出土一件马家窑文化彩陶盆,绘有15位梳有短辫的舞者。马家窑文化属新石器时代后期,距今约5000年,而显见其发式比前期蓬发,已大有进步。

原始先民的凿齿拔牙、鼻中隔穿孔、黥刺文身等亏体妆饰,和现代文明的修眉涂唇、穿耳戴环、涂脂抹粉,其功能大体是相似的,是各自审美和对世界认知的一种差异性体现。原始人的这些举措,看似怪诞,实质是为了找到部族的归属,为了表现成年,为了表达情爱,为了吉祥平安,表达出的是虔诚和神圣。

唐代贵妇和侍女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美饰的品目更为多样,头饰有笄、簪、发钗、步摇、梳篦、簪花、耳环、耳坠、耳柱等;项饰有串饰、项链、项圈、长命锁、朝珠、领约、念珠等;胸饰有胸牌、胸带、胸针和胸花等;佩饰有佩猳、腰挂、锦袋、玉鱼、铜鱼、木鱼、香荷包、玉佩等;带饰有九环带、玉带、金带、连理带、同心带、合欢梁、鸳鸯带、英雄带等;其他还有种种手镯、臂钏、戒指、扳指、顶针和腿饰、足饰、尾饰等。

人类美容、美发、美饰的历史,几乎与人类的历史同样久远。中华祖先在50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已学会制作串饰。周口店山顶洞人已用兽牙、蚶壳、鱼骨、石珠等作项饰,山顶洞遗存距今约27000年。

吴山,男,1929年生,195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艺术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专业领域:工艺美术、装饰纹样、民间艺术等。2005年和2008年,分别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荣誉称号。出版有《中国历代装饰纹样》、《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中国紫砂辞典》、《中国纹样大全》、《中国历代服装染织刺绣辞典》等二十多种著作,其中主编并为主要撰稿人的《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先后获“中国图书”等项,在出版繁体字本后获“著作金鼎”。

1、山东电视属21个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电视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我国美容、美发、美饰的内涵,和人类学、历史学、考古学有诸多联系,而与民俗学、心理学、文化学、美学关联更为密切。

通讯地址:济南市经十81号邮编:250062

头簪像生花、面施额黄的五代后蜀宫妓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历代美容美发美饰辞典》立体书封

我们伟大祖国的美容、美发、美饰文化,像一曲、动听、奇妙的唱不完的歌,一首赞美的颂歌!它颂咏着生活的美好,充满阳光朝气。

自古迄今,人每天都须洁面修饰,尤其是妇女,离不开美容、美发、美饰。爱美是人的天性,是人的一种本能。

在我国历史上,美容、美发、美饰的名目之多,形制材质之广,变化品类之丰富,难以穷尽,为世所罕见。

辽西牛河梁神女庙遗址出土的神女泥塑头像,面施红彩,唇部涂朱。该遗址属红山文化后期,表明在5000多年前的女子,已流传脸颊、口唇点朱的习俗。

我国先民,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仪态万千的美容、美发、美饰形式。仅美容一类,就有红妆、朱颜、芙蓉妆、桃花面、晓霞妆、酒晕妆、大红春和小红春等等;其他还有种种鼻饰、齿饰和耳饰等。

庚寅年中秋于金陵

2、本网转载其他之,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我国各族人民的头饰与发饰,是民族服饰中最难以被他族的部分。不少民族的头饰,是族别乃至支系的符号,其年龄、婚否、是否生育、是否丧偶以及父母是否健在等,都在头饰上有所标识。川、滇交界的凉山地区彝族男子,头顶编有辫髻,称“英雄结”、“天”,以示英武,并视为神圣,任何人不得触摸。高山族男子,“总发莫嫌藤草陋,妖娆全在插鸡毛”。民间认为,头插雉尾,是男子风华正茂、英豪盖世的标志。哈尼族女子,从孩童到少女求偶到婚后,头饰要变换多次。哈尼族男子,十五岁要摘掉“欧厚”圆帽,改为“欧普”包头,这种包头是“我已是一个男子汉”的符号。彝族幼女梳单辫,出嫁时梳双辫,结婚生子后,改为戴帽。苗族、瑶族妇女,不同支系,其发饰各有不同,有海螺式、麻花式、圆盘式、盆桶式、尖塔式、蝶翅式、拱形和牛角形等诸多式样。裕固族女子戴的喇叭状红缨“扎拉帽”,畲族妇女戴的“凤凰装”头饰,云南楚雄地区彝族女子戴的“鸡冠帽”,哈尼族叶车妇女戴的白布尖顶软帽“帕常”,和布朗族女子发髻上的“三尾螺簪”头饰,都蕴含着深邃的民族文化含义。

在历史上,诸多美容、美发、美饰样式的产生、演变,都有一段奇妙动人的传说。

美容、美发和美饰客观地记录着历史的嬗变,真实地反映了历代的社会规范、风俗习尚和审美价值取向。这就使它们历史地成为每一时期民族传统的特定文化符号,起到了“文化史书”的作用,折射出民族文化深层的种种轨迹。

吴山

中国自古注重礼仪,人们对自己仪容的妆饰十分重视。人们进行美容、美发、美饰,是人自尊、自信的表现,亦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尤其是妇女,因整治仪容而显其靓丽,以整治仪容而显其优雅。英国前王妃戴安娜曾说:“没有比首饰更能显示欣赏倾向了。婚礼都是由首饰陪伴的,最深的感情可以通过首饰来表示,所以首饰的魅力将是的。”人类因美容、美发、美饰而得以美化、,呈现出人的和气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