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生活常识

抽象正义规则是良善社会的基石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1-0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抽象正义规则是良善社会的基石

特约评论员/包刚升

发于2020.1.13总第932期《中国新闻周刊》


判断一部法律或一项政策的好坏,往往取决于人们内心的尺度。一般认为,法律或政策只有符合公平正义原则,才是好的法律或好的政策。问题是,如何评价法律或政策是否符合公平正义原则呢?


这确实是一个难题。在现实生活中,从户籍制度到高考政策,从征地条款到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从环保新政出台到养猪场是否合规,无不面临这样的问题。


如果没有一套抽象正义规则,人们往往都从自身的利害得失出发来进行评价。同一个法律或政策,处在有利位置的人认为是好的,处在不利位置的人看法正好相反。这样一来,整个社会就弥漫着一种“屁股决定脑袋”的气氛,也就谈不上什么公平正义了。


与这种现象相对应的是,决策者在考虑出台法律或政策时,往往习惯于“就事论事”“一事一议”、甚至“权宜之计”。这样做,不仅有它不得已的一面,而且还有许多好处,比如能在考虑到各种实际约束条件的情况下“把工作推进”或“把事情搞定”。


由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起初并没有一个总体的设计框架,这样的做法当然就更有道理了。但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的法治和规则意识更强了,对法律和政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做法就需要检讨了。


一方面,这样做很容易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如,为了治理城市拥堵,就采取车辆限购的做法。但车辆限购是否对公民的消费权利构成不当约束呢?另一方面,这样做容易导致一部分人对这样的法律或政策缺少认同感:凭什么要让特定的一部分人来承担一个法律或政策的成本呢?


现在亟须做的,就是改变这类事情的认知框架。判断法律或政策是否符合公平正义原则,我提出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我们只需要这样问:如果我自身恰好处在较为不利的位置上,我是否也乐意接受这一法律或政策呢?我将这个方法称为“处境不利者检验法则”。但凡法律或政策能通过“处境不利者检验法则”的检验,它往往就坏不到哪里去。


这条检验规则,其实不是我发明的。我借用的是政治哲学家约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