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常识

涟水县未成年人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与2016-1-29小学生运动常识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3-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创新礼仪教育形式,知行统一明礼仪。经过试点和完善,形成了富有涟水特色的“八礼四仪”养成教育“三四五”工作法,即:“三个一点”,在组织活动时,遵循“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的原则,按入学、成长、青春、不同阶段,设计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做到活动贴近实际、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四种形式”,开展读、讲、赛、评形式活动。读,组织学生阅读有关礼仪常识和励志美文;讲,组织学生观看每周四《开讲了》活动,讲观后感与学习文明礼仪后的体会;赛,组织学生开展“践行八礼四仪 争做有德之人”为主题的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征文大赛等活动;评,开展“最美文明礼仪”评选活动,对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进行考核评比,建立学生个人文明量化评定制度。“五个流程”,开主题班会时,按照读一篇各自学校编写的文明礼仪三字经、看一部文明礼仪专题教育片、出一期礼仪规范专题手抄报、讲一个感人的文明礼仪故事、做一件讲文明礼貌的事(义工志愿行)流程进行。

    创新载体,强化教育效果是前提。把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到校园物质文化、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等诸多方面,各学校要利用好校园橱窗、运动场围栏、班级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站等阵地宣传、解读“八礼四仪”具体内容,形成学礼仪的浓郁氛围。要区分自己学生不同阶段的接受方式,把文明礼仪创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童话、童谣、故事会。要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和涟水地方文化中“以礼养德”的思想精华,使之体现在“我们的节日”、“童声里的中国”、中华经典等活动中,切实增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完善机制,强化考评是。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柔性的价值观和教育,如果没有相关考核制度的跟进,就难以形成真正的成效。要探索建立规范有效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把“立德树人”、“德育优先”落到实处。对于学生,要在综合评价体系中加大学生行为习惯表现和素质的权重;对于学校,要把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情况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对于教职员工,要把在教学和管理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纳入工作考核,以教职员工的示范带动作用。要结合“美德少年”评选活动,促进学生“以礼养德、践礼成德”,将礼仪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同时,围绕学生的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接人待物,组织特色活动,为学生的礼仪教育提供展示平台。

    加强礼仪知识宣传,营造重礼仪。全县中小学发挥校园文化阵地作用,运用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征文等多种形式营造“学礼仪、讲礼仪、行礼仪”的良好风尚。县实验小学利用校站、知行廊、教室、校园墙壁等载体普及文明礼仪知识,让整个校园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文明礼仪教科书。县南门小学利用电子屏、黑板报、手抄报,展开全方位的礼仪教育活动。涟水快报发表的《乘坐公交车也要讲文明》评论文章,长篇报道《践行“八礼四仪”让学生知书又识礼》引起了社会对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的广泛关注,增强了未成年人学习和践行文明礼仪规范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自觉意识。

    其次,是加强未成年人文明礼仪教育的基本经验。涟水县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条主线,一手抓认知教育,一手抓养成教育,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从大处着手,从小处入手,全面推进我县未成年人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在孩子们的日常言谈举止中,落实在文明有礼的习惯养成中。

    首先,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践。涟水从县情实际出发,结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充分发掘地方特色资源,创新探索教育活动模式,未成年人文明礼仪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呈现了新亮点。江苏教育网以《淮安市涟水县加强未成年人礼仪教育》为题,报道了该县的特色做法,《淮安宣传》以《涟水文明礼仪345工作法》为题专门推介了我县的“345”工作法。

    新华网南京12月18日电(潘晓岑)党的对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素质作出了新部署、提出新要求,明确了“立德树人”要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从去年起,江苏省文明委在全省1700万未成年人中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突出抓好“八礼四仪”,从生活细节入手, 让未成年人易懂易学易做,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养成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这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大举措。

    多媒联动,强化引导是基础。在现代信息社会,宣传的力量渗透并作用于未成年人成长和发展的每一阶段,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取向,左右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因此,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教育,必须充分运用宣传,营造浓厚的氛围,发挥宣传善点题、善提炼、善挖掘、善引导的功能,将未成年人知礼、习礼、行礼的“日常过程”,展示为价值观培育的“生动”进程,引导礼仪教育去虚形化、生硬化、庸俗化。充分利用涟水报、涟水新闻网、涟水网等载体,融入“爱、善、诚、勤、俭、美”六种和价值取向,通过主题报道、言论评论、深度解读等形式,引导未成年人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使礼仪教育中的价值和取向更加鲜明、更加突出、更加深刻。

    畅通渠道,强化家校配合是关键。在未成年人思想建设和价值观培育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补充,三者缺一不可。要切实解决好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衔接问题,发挥好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社会实践教育的养成作用,形成教育合力。要通过“家长学校”和“校信通”平台让家长知晓文明礼仪规范内容,提升家庭文明素养;要组织学生走进乡村、社区,参与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和公益行动。

    深化礼仪主题教育,社会实践行礼仪。县文明办牵头教育局、关工委等部门充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积极开展文明祭扫等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安排“礼仪教育报告团”、“五老宣讲团”到全县中小学巡回宣讲礼仪知识。全县中小学根据自身的特点,广泛开展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徐集中心小学围绕学校“三心”(爱心、孝心、责任心)教育,借助“星光校园”平台,深入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活动。郑梁梅高级中学开展全校师生参与编写校文明礼仪“三字经”活动,以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的方式传授文明礼仪。前进镇中心小学开展“讲名人礼仪小故事”活动,通过《孔融让梨》、《总理道歉》、《列宁让》等名人礼仪小故事,让学生伦理,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涟水县根据省、市文明委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依托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成长空间,从活动方案的制订、活动载体的确立、考核评比的把握上,本着贴近实际、方便易行、统一标准的原则,有力有序推进以“八礼四仪”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让文明礼仪的种子在全县未成年中落地生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